1. 赞美清明前的茶叶
清明茶寓意是祭祀之俗
茶之所以被作为祭品,是因为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在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以茶作为祭品,相传能驱妖除魔,消灾祛病,保佑子孙,使人丁兴旺。
这是史书中提到有关以茶祭祀的较早资料,也是后代帝王,以茶祭天、祭神、祭山的开端,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芬芳的茶叶。
2. 赞美清明茶的佳词
属于青茶。
清明茶,是上年秋季形成的越冬芽,在清明前后发育而成。
越冬芽的物质积累丰富,茶叶品质优异,叶肉肥硕柔软,
香味浓醇,爽口回甘,耐于冲泡。
高山天然清明茶每250g售38元
雷公山富硒清明茶30.0元/包
3. 赞美明前茶叶的诗句
清人称颂明前茶“茶真者,甘香如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
4. 对于清明茶的形容
清晨醒来,谷雨的风夹杂着雨的清凉,从窗外鱼贯而入,泥土的芬芳把潮意作为温床,滋养万物春深。推着脚踏车,走在知音桥上,远方的天空下,林立的高楼被笼在紫色的薄雾里,竟添了神秘与肃穆。河流的奔涌并不急促,两岸的花木已葱茏。
偶然回首,不过几日的光景,那疏疏落落的杨树,竟然蓬发成如此茂盛的模样,桥廊已围不住那呼之欲出的招摇,奔涌而出之势让人心惊。恍惚间,误以为已到初夏。
难怪,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俗语云“清明断雨,谷雨断霜”,寒意隐退,农作物便要在这片润泽的雨意里生长,谷得雨而生,谓之谷雨。
谷雨的物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侯戴胜降于桑。
风始于青萍之末,不能经霜的浮萍在谷雨的第一个五天里出现,如果,这个时候,水面浮萍不生,则说明阴寒之气极盛,倒春寒的现象会出现。古人对于浮萍,赋予了太多漂泊离散的悲凉,是杜甫笔下“相看万里外,同是一浮萍”,亦是王勃推墨“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或许这无依无靠随水漂流的浮萍,不过是将一生与流水相恋罢了,无意缱绻,无缘故乡。
到了第二个五天,换羽的布谷鸟开始梳理自己的羽毛,把最美的姿态展示在雌鸟面前,以求得两相和和的美满。布谷鸟还有很多缠绵悱恻的名字,如杜鹃、子规、催归、杜宇等,让我想起李白那句“杨花落尽子规啼”,平添惆怅。这承载了望帝春心的杜鹃,是文天祥笔下“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亦是王维胸中,“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最后五天里,戴胜鸟会落在桑树上,提醒人们蚕宝宝要出生了,对于栽桑养蚕的中国先民而言,是多么让人喜悦的事。从嫘祖教民养蚕,历经千载辗转,孕育了辉煌的丝绸之路,这动人的锦缎将古代的亚欧非文化联结在一起,让世界随之流动起来。它也成全了诗人笔下的风月,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桃花源,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灼热与执念。
在这个草长莺飞,柳絮似雪,杜鹃夜啼,牡丹吐蕊,蔷薇怒放,樱桃成熟的美好季节,还有无尽的春光等我们去阅读,也有缠绵的雨意等我们去烹煮。若清明前产的茶称为“明前茶”,谷雨时节的便是雨前茶,如郑板桥诗云:“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繁华终归落幕,一杯清茶足以慰藉浮生,如岁月牵扯的悲喜,似流年熨帖的起伏,都在这香韵里,把雨的心事静静聆听。
5. 清明前后的茶叶
清明茶,是清明时节采制的茶叶嫩芽,新春的第一出茶。春季气温适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且春茶一般无病虫危害,无须使用农药,茶叶无污染,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高味醇,奇特优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
清明前的茶叶叫明前茶,明前茶指的是清明节4月4日前一周采摘鲜嫩芽叶,然后加工做成的茶叶,明前茶是茶树在春暖花开时初露嫩芽立即采摘,其芽叶细嫩,色翠香幽,明前茶清纯香气馥郁,但产量较小。
6. 茶叶 清明
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被认为是茶叶中的上品。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
明前茶氨基酸的含量相对后期的茶更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相对较低,这时的茶叶口感香而味醇。再者清明前茶较少受到农药污染,特别是早起的春茶,更是一年中品质最佳的,因此诸多明前采制的高档茶叶特别受到茶友的青睐。随着普洱茶的不断发展,也开始以春茶、夏茶、秋茶来作为季节性茶品的区分。而春茶又因为芽叶的采摘时段分为头春茶、正春茶和春尾茶。
7. 描写清明节茶叶的诗句
进入清明节气,累且快乐着的茶季来了,我急不可耐地去江南问茶。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的春,在乱花深处鸟鸣中,问茶的路,于阳崖阴林清涧里。
过去在江南问茶,我一般先到杭州。而后以杭州为中心,奔径山、长兴、安吉、德清、湖州等地。高铁开通后,我可以乘高铁先到湖州,然后以湖州为中心,真的方便快捷了许多。四月的西湖,空气里弥漫着红胭绿脂的气息,让人沉醉。
烟雨清波,如诗如画的西湖,是我问茶江南的驿站,是一个必到可以不游,但不能不驻足小坐的所在。
长亭边,断桥上,雷峰塔下,灵隐寺中,虎跑泉边,翁家山畔,寻紫觅红,踏遍青山,只为寻觅龙井的香醇味鲜。
西湖龙井的色清味甘,与他山异。异就异在西湖的春山苍苍,钱塘的绿水漾漾。还有呢?苏轼、林逋、白居易、辩才、弘一的文脉诗魂,穿过千山晕碧、翠幕烟绡,在潋滟春光里低吟浅唱,熏染富足了西湖龙井的蕴藉芬芳。在杭州问茶,我去的最多的是翁家山、满觉陇。这里的崖前涧边,古木参天。
湿漉漉的台阶,苔痕青绿。
如是深深地呼吸一下,畅快清凉,空气里有沾着露水的草木清香。如果仔细辨赏,桂花树下的龙井茶,花香在茶汤里会悠然许多。在翁家山,一株老樟树笼罩的江南小院里,我协助翁老先生炒茶。老先生和我拉起了家常,他告诉我,他和老伴炒茶近五十年了,炒茶苦啊!但是,只有用手感知温度,凭经验炒出的龙井茶最香,机器是无法炒出这种香气的。
看着他手上烫起的水泡,我有些黯然。
或许如老先生所说,多少年后,传统的龙井茶炒制工艺,会成为历史的记忆,或仅停留在商业表演的层面展示了。
茶很香,但炒茶的过程是苦的。现在的孩子,已经吃不了这个苦,逐渐远离手工的传统技艺了。
我问老先生:“龙井的香,是哪种香啊?”
老人说:“是清香。”
确实是清香,我无法再去问。
我感觉这是一种醇厚的豆花香,用心品来似又不似,这或许就是香气的魅力和龙井的神韵。
在山色俱佳的西湖之畔,秀美的狮峰山下,生长的片片茶园,溪涧径流遍布,茶树长年处于“不雨山长涧,无云水自阴”的雾露环境中,每天沐浴在山气、水气、花香、樟香、草香中的西湖龙井,怎会只有单一的香气呢?
一叶凝聚千般香,这或许就是茶的思想。
下山的路上,我还在思索,当旅游的车流和人流,打破了西湖龙井千年的静寂;当宽阔的马路,替代了幽篁曲径;当竹篱茅舍,变成了没有温情的钢筋水泥;当机器代替了传统的手工……龙井茶的精神底蕴,是否也有了改变?还会如百年前的“茶烟一缕轻轻扬,搅动兰膏四座香”吗?
黄昏,飘起柔若细丝的小雨。
烟波浩渺的西湖,云蒸雾润,像一幅浓淡相宜的文人水墨。
我行至柳浪闻莺处,雨下得密了,雨丝缠绕着落花,覆盖了小园香径。
不能去楼外楼吃莼菜汤了,停不下的雨,让我临时改变了主意,到恒庐吃茶避雨。和澄澄堂主及女主人姚琼相知多年,冒雨去讨杯茶吃,也不用寒暄客气。清秀的姚琼,笑意盈盈,瀹泡她镇店的私房茶积香。姚琼说,积香是她和先生早前用班章料精心定做的熟茶,希望此茶在岁月的磨砺中,厚积薄发,历久弥香。积香的名字,取的真雅。宋代秦观有诗:“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果真茶如其名,这茶的香气,和我早前定做的一款攸乐高山熟普类似。开汤乳香浓郁,水厚汤滑,三水后,乳香中的糯米香醇正勃发。可见此茶选料的老到。姚琼的恒庐清茶馆,原是在西湖边上的一座百年老别墅,以古朴清雅著称。我常说,恒庐的位置是天堂一隅,得天独厚的气质与格调,是其他地区无法复制的。我坐在竹椅上,细品着积香的柔滑与甜软,透过沉静的海棠花格窗棂,听窗外雨打芭蕉,看翠竹摇曳窗棂,墨痕盈窗。欣慰西子湖畔的雨夜萧萧,有茶,与一二知己共饮。茗品细细,香长味永,心下快活自省,口不能言,妙处难与君说。雨还在下。我开始牵念湖边的杏花,可否经得起雨梳风寒。如明晨起得早,烟雨中,我一定会去探香西湖的杏花。
8. 清明前茶叶的诗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出处:宋·范成大《蝶恋花·春涨一篙添水面》
译文:村北村南,谷雨时节才把耕地翻遍。
2、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出处:清·郑板桥《谷雨》
译文: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茶坐在这里。
3、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出处: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译文:屋顶上鸠鸣谷雨开,池塘游女荡船回。
4、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出处:唐·王贞白《白牡丹》
译文:谷雨把大地洗的干干净净,裁剪出来了白牡丹。
5、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发卢郎情未已。
出处:宋·苏轼《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译文:谷雨清明空屈指,白头发卢郎情未了。
谷雨最有名的诗鉴赏 谷雨的著名诗句
谷雨的著名诗句
6、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
出处:[明] 朱有炖《元宫词(一百三首)》
译文:谷雨时节天气还有一点点的冷,梨花开了杏花凋谢。
7、柳色烽烟外,鸠声谷雨时。
出处:[明] 朱应登《哀谷亭(三首)》
译文:烽火燧烟之外能看见柳色青青,谷雨时节鸟开始叫了。
8、石井桐花晚,江城谷雨寒。
出处:[宋] 赵汝回《春吟》
译文:石井旁边的桐花开的很晚,临江的城市谷雨时节还是有点冷。
9、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
出处:[宋] 刘过《春日即事》
译文:谷雨时分的春笋和茶叶都非常的漂亮,吹起东风的时候枸杞与菊花十分的甘甜。
10、清明浆美村村卖,谷雨茶香院院夸。
出处:[宋] 陆游《闲游》
译文:清明时候酿的美酒大街小巷都在卖,谷雨时节采摘的茶叶人人都夸它好。
谷雨曾在清明前
谷雨最有名的诗鉴赏 谷雨的著名诗句
谷雨节气
在我国,自古相传把一年区分成二十四个“气”,就是现在通常说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以及群众生·活关系很密切。它的历史由来已久,西汉武帝时,曾就原来疏略混乱的历法进行了一次改革,由落下闳和邓平等制订了一部太初历法,正式通用。其中,对这二十四个节气就已有明确的著录,—算起来,也有两千一百多年了。
太初历的二十四节气,名称跟现在完全一样,次序也基本一致,只有两点歧异:一是清明和谷雨的位置互相交错,就是说,过了谷雨半个月才是清明;一是惊蛰和雨水,情况相似,惊蛰在雨水的前面。
到了西汉后期,学者刘散改订太初历法,制订了通行的“三统历”,把惊蛰和雨水的时序互相交换了过来。至于“清明”和“谷雨”是何时改置的,史无明文。从梁朝刘昭为范晔《后汉书》补作的《律历志》看,;东汉后期二十四节气的排列已和现在完全一样了,可以判定,当是东汉章帝时在制订新历法“四分历”过程中,对清明和谷雨的时序做了改置。
9. 清明节关于茶叶的诗
1.《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躁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这首诗写的正是清明节扫墓祭祀,缅怀先人,追悼亡灵的情景。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2.《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节本身也是朋友兄弟都回家团聚的一天,作者描写了当天邀请朋友团聚的景象,前面两句非常的热闹,天气晴朗,柳絮纷飞,非常的有烟火气,不过到了最后又透露出无奈和悲伤,作者想起了另外两位贤人,不知道下一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3.《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孟浩然也是大家熟悉的作者,流传的诗句很多,这首诗词却是借助清明的环境来表达自身的感慨,面对仕途的不顺,与自然的无拘无束,最后两种矛盾纠缠。
4.《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这首诗语言清新,是作者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特别是“蚤是”、“可堪”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凄楚。
5.《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春意盎然,山花烂漫。清明节正是世人结伴出游、踏青寻春的时节。当原野披上绿装,山花点缀其间,人们穿过柳荫,尽情游玩,真是不亦乐乎。不过在诗句中也能看出诗人想到了时间的珍贵,想到了聚少离多的事实,更是想到了聚少离多的实事。
6.《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诗人行走在去扫墓的路上,看到野草一夜之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去一年的小路消失了,清明后梨花生长起来,于是感慨万千,用一个“愁”字,表达出思念之情。
7.《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西湖堤岸,春风拂面,杨柳依依,梨花一枝春带雨,惹得游人不忍归。此诗文情并茂地展现了一幅生动迷人的游春画卷,构织出一派自然天成的和谐春光图。
8.《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代黄庭坚出来书法写得好,诗词更是一绝,这首诗词中描写了清明时节的景色, 一半春色一半凄凉,同样也是借助清明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志向,看透了社会的真实模样,抒发作者愤慨之情。
9.《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这首诗是欧阳修形容清明时节西湖游春的繁荣景色,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当地西湖热闹,春天时节家家户户出门游玩的欢乐。
10.《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首诗非常直观的形容了清明节祭祀的情况,忙于上坟的人们,看着烧成灰随处飘荡,等到了半夜寂寞无人,回去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诗人发出感慨,人生就是要享受生活,豁达对待的生活志向。
10. 赞美清明前茶的诗句
茶的诗句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 杜耒《寒夜》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雨天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清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志南《绝句》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许浑《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