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茶多酚氧化程度茶叶分为六大茶类
茶叶的烈性,主要来自于苦味的咖啡碱和涩味的茶多酚。
咖啡碱能引起中枢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
茶多酚及其氧化物,含量较高时,茶汤口感会更加浓、强。
绿茶类,烈性更强
制茶过程中,茶多酚会氧化,茶叶发酵程度越高,茶多酚氧化越多,烈性因此而降低。不发酵的绿茶,茶多酚保留最多,烈性最强。
六大茶类的烈性,从强到弱一般为:不发酵的绿茶,轻微发酵的白茶、黄茶,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黑茶。
大叶种茶叶,烈性更强
一般情况下,大叶种茶树所含的茶多酚和咖啡碱,比中小叶种要多,所以大叶种比中小叶种制成的茶刺激性更强。
云南大叶种制成的绿茶或生普,就比江南茶区中小叶种绿茶滋味重、烈性强。
细嫩茶叶,烈性更强
茶树新稍,细嫩的部位,生长快速的部位,咖啡碱多,老叶咖啡碱少。
细嫩的茶叶烈性强,粗老的茶叶寡淡无味。
夏天采制的茶,烈性更强
夏季气温高,茶树生长旺盛,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多,夏茶口感更苦涩、烈性更强。
春天气温尚低,茶叶所含茶多酚、咖啡碱少,而鲜味物质氨基酸多,所以春茶甘醇、鲜爽。
西南茶区的茶,烈性更强
西南茶区平均气温高,光照时间长,茶叶所含茶多酚、咖啡碱多,制成的茶叶烈性更强。
西南茶区的大叶种茶树茶多酚含量高,适合制成红茶和普洱茶等发酵茶类。
江南茶区、江北茶区的中小叶种茶树,更适合制成绿茶。
平地茶,烈性更强
平地茶,所处海拔低,环境气温高,茶树生长快,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烈性更强。
而较高海拔气温低,茶树生长慢,茶多酚和咖啡碱少,氨基酸和芳香物质含量高,所以高山茶香气好,滋味鲜爽,也就是常说的高山出好茶。
2. 茶多酚含量最多的茶叶是哪种
一般是在绿茶里提取的,因为含量高。从茶叶中制备茶多酚的传统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溶剂提取法、离子沉淀法、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的减肥效果不错,很多产品都是以它为原料,尤其是女人缘减肥茶,用的是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贵州绿茶研制而成。
3. 六大茶类中茶多酚最多是哪类茶
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不定型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占其质量的15%~30%。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为: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和花白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6类化合物。其中以黄烷酮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其次是黄酮类,其他酚类物质含量比较少。
茶多酚是决定茶叶色、香、味及功效的主要成分,占茶叶干重的20%~30%。茶多酚按主要化学成分分为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四大类物质。其中尤以儿茶素含量最高,占茶多酚的60%一80%。儿茶素主要为表儿茶素(E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4种物质。其中,前2种称非酯型儿茶素,后2种称酯型儿茶素。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儿茶素为EGCG,其次为ECG,再次为EGC。
4. 茶多酚氧化程度按分类
茶多酚的稳定性: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耐热性及耐酸性好,略有吸潮性,所以存茶要注意防潮。
遇强碱、强酸、光照、高热及过渡金属易变质。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最高耐热温度在1个半小时内,可达250℃左右,故用沸水泡茶一般不会损坏茶多酚。沏茶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释放茶叶中的营养、味道,和香气。
细嫩名茶,水温宜在70-80度之间。因为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D在70度以上温度时,容易被破坏。
5. 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
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为白色不定形粉末,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氯仿。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占其质量的15%~30%,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为:黄烷酮类,花色素类,黄酮醇类和花白素类和酚酸及缩酚酸类6类化合物。其中以黄烷酮类(主要是儿茶素类化合物)最为重要,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其次是黄酮类,其他酚类物质含量比较少。
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多羟基酚类化合物的复合物,由30 种以上的酚类物质组成,其主体成分是儿茶素及其衍生物,是茶叶中具有保健功能的主要化学成分。
纯净的茶多酚为白色无定形的结晶状物质,提取过程中由于少量茶多酚氧化聚合而呈现淡黄色至褐色,略带茶香,有涩味;易溶于乙醇、甲醇、乙酸乙酯、丙酮等,微溶于油脂,不溶于苯及氯仿等有机溶剂;耐热性较好,具有吸湿性,在pH值2~7稳定,在光照或pH值>8的条件下易于氧化聚合。可与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
6. 茶叶中多酚类共有几大类
茶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其中有机化合物达450种以上,无机化合物约有30种。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归纳起来可分为水分和干物质两大部分。其具体类别如表1所示。
表1— 茶叶化学成份的分类:
水份:75~78
干物质:(占鲜叶重22%~25%)
无机化合物水溶性部分:2~4
水不溶部分:1.5~3.0
有机化合物
蛋 白 质:20~30
氨 基 酸:1~4
生 物 碱:3~5
茶 多 酚:20~35
糖 类:20~25
有 机 酸:3左右
类 脂 类:8左右
色 素:1左右
芳 香 物 质:0.005~0.03
维 生 素:0.6~1.0
酶 类
7. 按茶多酚氧化程度,我国茶叶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大类成品茶分类依据是,六大类成品茶的分类依据为制作工艺,绿茶的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干燥;白茶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黄茶制作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乌龙茶制作工艺为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红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8. 六大茶类中的茶多酚含量各是多少
茶多酚的含量以绿茶计,一般占干茶的25-35%
而红茶,乌龙茶含量就要减少.
因为已经氧化成茶色素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