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宁都擂茶做法?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3-01-24 08:26   点击:190  编辑:admin   手机版

宁都擂茶做法?

宁都的擂茶历史悠久。宁都额家人食擂茶的习俗始自唐,盛于宋,有一千多年历史。今全县各地食擂茶的习惯仍很盛行。一般用来招待女客。青塘、赖村一带不论男女客人均以擂茶为上品予以招待,还把擂好的茶泥作为馈憎贵宾的礼品。

宁都的擂茶有水擂茶、米擂茶之分。

水擂茶。又称为盐茶。制作方法是:将碾碎的茶叶,少许油炸花生米、炒香的芝麻、适量的盐、陈皮、肉桂、桂皮、甘草、煨姜等与猪油或植物油混和,用擂钵、擂锤将以上原料擂成泥状,称为茶泥。一般是现吃现擂,也可将擂好的茶子、麻糍干、黄糍干分别油炸,再将韭菜或芹菜等其它青菜切碎,或将油豆腐、瘦猪肉、红薯分别切丁炒熟备用称为香料。吃时,将开水冲泡茶泥,搅匀,再上香料。

它的制作方法是: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九层塔(也叫金不换)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故又谓之擂茶。

然后主人将炒米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着咸茶的碗里,热气腾腾地端到客人面前。大家团团围坐在客厅中,边饮边嚼,边扯家常,或谈见闻时事,主人则不时殷勤地添上咸茶、炒米等进行劝饮,众乐陶陶,别有一番情趣。

陆河擂茶的擂茶的制作

汕尾市陆河客家擂茶制作也很讲究,然客家妇女都有熟练的擂茶功夫,每个客属家庭都有一套擂茶工具──擂茶钵和擂茶棍。

擂钵为陶制圆形牙钵,直径约1.5市尺,也有1市尺的小擂钵。内四周为错落有致的罗纹,外型拙秀兼容。擂茶棍长约2─3尺,多选用元樟木、山苍树或油茶树,而其它杂木则不能作为擂棍,若使用了,擂出的茶含有异味,不堪入口。擂茶时,首先选用上好的茶叶连同炒熟了的芝麻放入钵内手握擂棍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间或钵中间擂击,将茶叶等研成碎泥,再入熟花生倒少许水慢慢地有节奏地旋转擂棍至成糊状,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或叫“茶泥”、或称“擂茶脚子”。,放适量食盐,然后冲进滚水放数片薄荷入茶,便成了一钵香气袭人的擂茶。闻上一闻清香扑鼻,喝上一口,令你满口生津,齿颊留香,神清气爽,五内俱畅,慢慢品尝,其味无穷。

擂茶不仅可以清饮,也可以配炒米而饮,客家人过春节期间则是用米的茶、米呈茶招待客人的。更为独特的是, 客家人每天中午餐食的饭茶,则是米放入锅内熬熟后连汤带饭一齐倒入预先擂好的茶叶浆内,搅匀,再炒上芥兰菜、虾仁、鱿鱼、香菇等,此乃上等客家饭茶。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