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普洱熟茶叶底审评(普洱熟茶的审评标准)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11-21 03:08   点击:277  编辑:admin   手机版

1. 普洱熟茶的审评标准

意思是经过初评后的再次审评。

正文

Reconfirming tasting

常用于数人(组)审评同一批茶叶时,由于审评结果不一致而进行的再次审评。如在名优茶评比中,不同审评组对某茶叶的审评结果差异较大,则应进行复评,以取得统一意见。

复”的基本含义为回去,返,如反复、往复;引申含义为回答,回报,如复命、复信。

2. 普洱茶国家标准审评法

我们在喝普洱茶或者购买普洱茶的时候,总是听到别人都在说:“我这个茶好”,所有人都在说自己的茶好,可是这个“好”,到底该是怎样的一种好法呢?

感官审评是评价普洱茶品质最直观有效的方式。既然是喝茶,那么普洱茶在滋味方面的表现自然最受关注。除此以外,视觉方面的饼面油润度、条索清晰度、茶汤颜色、叶底含芽率等,嗅觉方面是否有异杂气息、陈香是否显著,以及触觉方面的口感顺滑度、茶汤包裹度等都是我们需要去一一作出评价的几个方面。

但是,除了部分茶友会提到感官审评以外,在评价普洱茶品质的好坏时,“茶气、体感、花香、果香、蜜香,阳光的味道”等具有强烈主观性的用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

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源于长期以来普洱茶审评标准的缺失。伴随着普洱茶的大热,很多茶企不再遵循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与之相反,通过加入其他茶类的制作工艺或创新工艺,来提升普洱茶新茶时期的品饮价值则备受欢迎。

虽然大家在谈论普洱茶的品质时,肯定还是会提到“越陈越浓越香”,但通过新工艺制作的普洱茶,是否还能实现“越陈越浓越香”的核心价值则有待讨论。

归根结底,好品质的普洱茶,离不开优质原料和正确成熟的工艺,如果后期存储时确保仓储环境适宜陈化,普洱新茶经过存储转化后,品饮价值也将逐步得到提升,“越陈越浓越香”才有实现的基础和依据。

所以,古树(大树)、纯料、年份、体感等都不是评价普洱茶品质的标准,只有通过感官审评,对普洱茶的原料、工艺和存储做出客观评价,符合“好的”标准的普洱茶,才算是好普洱茶。

3. 普洱茶评判标准

  “标杆”这个词现在已经带有贬义色彩了,我应该在这里解释一下。“标杆”是勐海茶厂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把7542、7572这两款茶定义为生茶与熟茶的标杆产品。标杆即为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行业的生产标准,一个能在行业里订立标准的厂家可见该厂家的能力与产品的优秀!

4. 普洱茶评茶标准

363普洱茶审评法,首先对茶的外观(饼、砖、沱等)做出评分,然后在各阶段相应对茶品的汤色、气息、味觉、触感以及韵味做出评价,同时对于各阶段茶汤表现做出对比,最后对湿茶叶底评价,完成所有感官审评项目。

把触觉从原来的滋味中提出来作为一个因子、把越陈越浓越香密切相关的耐泡度单列为一个因子,是“363普洱茶审评法”与五因子评茶法最大的区别。

5. 普洱茶国家评审标准

一线品牌

云南一品堂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大型普洱茶加工企业,在西双版纳洲勐海拥有15000平方米的现代化花园式标准工厂,公司引进了一流的制茶设备,年生产能力3500吨以上。

公司聘请了具有20年以上普洱茶研究、制作经验丰富的技师、检验师、评审师多人,花园式厂房自然环境幽雅、洁净,办公及生产车间干净整洁,生产工艺流程合理,检测设备齐全,管理制度健全。

6. 普洱熟茶的审评标准是什么

国际标准分类中,高档茶叶 涉及到茶、咖啡、可可、农业和林业、信息技术应用、食用油和脂肪、含油种子、纸和纸板、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食品综合、感官分析、软件开发和系统文件、农用建筑物、结构和装置、服务、养蜂、教育、地质学、气象学、水文学、食品工业厂房和设备、农业机械、工具和设备、土木工程、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木基板材、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饮料、环境保护、麻袋、袋子、烟草、烟草制品和烟草工业设备。

7. 普洱茶审评表

1、外观

优质的普洱茶外观圆润、有光泽,茶身整体完整,没有破损的地方,普洱茶茶叶条索紧结,表面没有其它的杂质。坏的茶叶外观没有光泽,茶叶外形还会很粗糙,附着些其它的杂质。

2、香气

制作完成的普洱茶干茶,会发散一股淡淡的香气,显露出桂圆香气或是枣香,香气纯正。坏的普洱茶干茶发散出来的茶味不明显,只带有一丝陈茶味道,甚至带有酸馊味或者是其它杂味。

3、口感

冲泡之后的普洱茶茶汤颜色清澈,里面没有非茶类的漂浮物,品尝起来滋味纯正、口感醇厚、回味有甘。坏的普洱茶冲泡之后茶叶松散,饮用起来口感平淡,甚至还会有酸涩感。

8. 普洱熟茶的执行标准

茶叶产品标准号指的是茶叶生产标准执行号,如普洱茶是按照《GB/T22111-2008》国家标准生产、运输、储存,除此之外,要注意区别唛号,唛号为4~5个数字,如7542,前两位为该款茶的配方年份,第三位为原料等级,末尾一位为生产茶厂的编号。

我国现行有关茶叶标准内容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标准和包装、贮运标识、标准。

其中有国际标准,出口商品茶标准、国内商品茶标准。

9. 普洱熟茶评价标准

1、茶性:专指茶汤入口后口感的刺激性。包括香型和苦涩度,常用「强、弱」来形容。

2、茶质:指茶汤入口后,汤质在口腔中的饱满度。包括滑度、甜度、回甘度、底蕴及耐泡程度,常用「厚薄」、「重、淡」来表达。

3、香气:鲜叶在制作工艺中产生,主要由茶叶中游离型儿茶素产生。在口腔中,上颚、舌面、舌下、两颊、咽喉间感觉明显。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