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事例

来源:www.nbmjn.com   时间:2022-05-20 17:33   点击:331  编辑:屈薇   手机版

【原文】王若能持功守威,绌攻取之心而肥仁义之地,使无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王若负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强,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涉水,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昔智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没利於前而易患於后也。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於艾陵,还为越王禽三渚之浦。智氏之信韩、魏也,从而伐赵,攻晋阳城,胜有日矣,韩、魏叛之,杀智伯瑶於凿台之下。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韩、魏也,臣为王虑而不取也。【原文完】

  这里开始说明两种不同的选择(持功守威、力臣天下之主)及其结果(无后患而继续强大、有后患)。当然,他是要把第二种选择说得严重些的了。
  在第一段,有说过“物至则反,致至则危”。这里说“狐狸爱惜它的尾巴,过河时都把尾巴给收起来的,但如果河太宽的话,则还是没办法,要把它放下来,然后,尾巴还是被浸湿了。”
  再举赵国和吴国的事例。都是看中了这里的利益,然后,去攻打,未必都打得成功了;但是,却又是“螳螂扑蝉,麻雀在后”,被别人给杀了,甚至把国给灭了。
  现在秦王,你就不怕依靠韩、魏攻我楚国而不被他们算计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