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湄潭县茶产业调研报告
湄潭翠芽茶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湄潭翠芽茶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常喝它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身体健康
锌硒茶,是因土壤里含有天然的锌硒微量元素,通过茶树种植,使之自然吸收于茶叶中,其茶叶浸泡所析出的锌硒元素易于人体吸收,天然无毒副作用。凤冈锌硒茶,不但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且富含锌硒微量元素,其锌含量为55.4—103.2毫克/千克,硒含量为1.38—2.03毫克/千克,正是人体所需的最佳适宜量。
2. 湄潭县茶叶产量分析
一、黔湄601
该品种属无性系品种,原产于贵州湄潭茶叶研究所,属小乔木大叶型品种。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适中,芽叶绿而肥壮,茸毛多,育芽能力及持嫩性中等,颜色绿,无茸毛。黔湄601产量高,其抗高温干旱、抗寒及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适制绿茶,所制绿茶外形条索肥壮、显毫、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鲜灵、滋味醇厚、叶底绿尚亮。
二、浙农113
该品种系原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从福云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为小乔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尚早,密度较大,育芽力强,茸毛多,抗逆性强,尤其抗寒性表现突出。产量高,适制绿茶和名优茶,色泽绿翠、清香持久、味浓鲜爽口。
三、菊花春
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平阳群体种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为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较早,密度大,育芽力强,芽叶纤细,叶色黄绿,叶片薄,叶质软,茸毛多,持嫩性强,抗寒力较强,抗旱性中等,但抗病虫害性稍弱。产量较高,红、绿茶兼制,绿茶适制烘青、炒青和针形类名优茶。
四、龙井43
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平阳群体种与云南大叶种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而成,为灌木型、中叶类无性系良种。发芽较早,育芽力强,芽叶纤细,叶色黄绿,叶片薄,叶质软,茸毛多,持嫩性强,抗寒力较强,抗旱性中等,但抗病虫害持稍弱。产量较高,红、绿茶兼制,绿茶适制烘青、炒青和针形类名优茶。
3.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优点:
优质的湄潭茶,是属于扁平光滑的类型,而且形状有点像葵花籽,叶背上的毫毛若隐若现,色泽上也比较倾向于翠绿色,香气上来说,非常的清新,而且还伴随着有一种温柔的栗子香夹杂着一点的花香味道,饮用湄潭茶的时候,具有回甘速度快,口感甘甜的优点。
缺点暂无。
4. 湄潭县茶叶加工企业情况
雀悦茶也叫雀舌茶,贵州湄潭的绿茶。是一种营养价值非常高的茶,并且香气也是非常的浓郁的。
5. 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
贵卅富硒地区分布较广。贵卅的硒矿主要分布在开阳县。遵义地区的湄潭,凤岗县。铜仁地区的万山,松桃等地。
黔东南卅的丹寨县,三都县,石矸县,都云市等地。我省丹寨县盛产的硒米闻名全国。石矸县的温泉水主要含有硒元素和丰富的多种对人体非常好的矿物质。
湄潭和风岗县岀产的锌硒茶在全国也非常有名。
6. 湄潭茶业发展报告
湄潭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代,汉武帝派中郎将唐蒙来到黔北,发现茶叶贸易十分兴盛,并购买了一些回去呈送给皇帝;在唐朝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湄潭的种茶历史,并说“往往得之,其味极佳”。1939年中央农业实验所在湄潭建立了茶场,开始了大规模的种茶、制茶。
抗战期间,当代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亲自选址的中央实验茶场和浙大西迁的一大批爱国学者在湄潭工作、学习,品茗赋诗留下的诗篇助推了茶产业的发展。同时,当代十大茶人中的张天福、刘淦芝、李联标曾在湄潭工作过,浙大西迁湄潭办学七年,苏步青等著名教授发起成立的《湄江吟社》,留下了数十首茶的诗词歌赋等丰富文化资源,各种茶文化活动也蓬勃开展,为湄潭茶文化建设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7. 湄潭县茶叶产量
2017年的湄潭翠芽茶叶还能不能喝,要看是否正确的储存。翠芽是绿茶的一种,它储存了三年,要求至少要符合两个条件才能喝,
第一个冷藏储存,绿茶都必须冷藏储存才能保证质量。
第二个是原包装完整,确保不漏气和空气接触发生氧化。如果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就还能喝,只要一个条件不符合就不能喝了
8. 湄潭茶叶的发展
都好。对于湄潭翠芽原料,我想大家看过前面写过的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今天在给你们重复一下:制作湄潭翠芽原料:福鼎大白茶、湄 潭苔茶、黔湄601、黔湄419、502等。然而每一款茶叶的原料都各有优点,每个原料制作出来的茶叶口感都不同。在这里最好的原料还是属福鼎大白茶原料,在春节此刻茶青原料也是最先出来,并且茶青价格昂贵,可高达80到100元一斤不等。
9. 湄潭茶叶市场分析
贵州省湄潭县最有名的茶是“湄潭翠芽”。湄潭翠芽外形扁平光滑,形似葵花籽,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清芬悦鼻,粟香浓并伴有新鲜花香,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
湄潭翠芽先后获得国家级金奖88次、2011年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15年米兰世博会上获中国名茶金奖、2017年荣获 “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超1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