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茶叶进口标准
日本,其2017年总共生产了7.7万吨茶叶,全球排名第十。 日本出产的茶叶中过九成都是绿茶,从而使得绿茶的分类极尽细致之能事,依照制法和茶叶生长的位置,细分出各种名称的茶来。
日本茶
日本茶是指出产自日本的茶叶,日本出产的茶叶中过九成都是绿茶,从而使得绿茶的分类极尽细致之能事,依照制法和茶叶生长的位置,细分出各种名称的茶来。 而这些茶的香气、味道、口感又各有不同,喝的场合也有讲究。在制作上,中国绿茶多用炒制杀青,泡出来的茶汤香味突出,茶味浓。日本茶叶多用蒸汽杀青,再在火上揉捻焙干,或者直接在阳光下晒干,这样的茶色保持翠绿,茶汤味道清雅圆润。
中文名
日本茶
产自
日本
类型
茶叶
做法
蒸汽杀青
历史
茶是日本传统的大众化饮料,平均每10人中有8人饮茶。还是在唐朝的时候,日本僧人最澄在浙江天台山留学,回国时,不仅将天台宗带到日本,还将茶种带到了京都比睿山。后来的僧人荣西也在天台山研习佛法并修学茶艺,写成了著名的《吃茶养生记》,记录了南宋时期流行于江浙一带的制茶过程和点茶法,从而被誉为日本的“茶祖”。而之后的留学僧圆尔辩圆带回了径山茶的种子,种植在自己的故乡静冈县,茶风从此开始流传。
分类
玉露
作为日本茶中最高级的茶品,据说一百棵茶树里也有可能找不出一棵来生产玉露,可见对茶树要求之高。在发芽前20天,茶农就会搭起稻草,小心保护茶树的顶端,阻挡阳光,使得茶树能长出柔软的新芽。将嫩芽采下,以高温蒸汽杀青后,急速冷却,再揉成细长的茶叶。玉露的涩味较少,反而甘甜柔和,茶汤清澄,有着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
抹茶
抹茶的栽培方式跟玉露一样,同样需要在茶芽生长期间将茶树遮盖起来,以防叶绿素流失,增加茶叶的滋味。采摘下来的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直接烘干,接着去除茶柄和茎,再以石臼碾磨成微小细腻的粉末。抹茶兼顾了喝茶与吃茶的好处,也常用作茶道,此外它浓郁的茶香味和青翠的颜色使得很多的日本料理、和果子都会以之作为添加的材料。
煎茶
是日本人最常喝的绿茶,产量约占日本茶的八成。采自茶树顶端的鲜嫩茶芽,首先以蒸气杀青,再揉成细卷状烘干而成。成茶挺拔如松针,好的煎茶色泽墨绿油亮,冲泡后却变得鲜嫩翠绿起来。茶味中带少许涩味,茶香清爽,回甘悠长。一般煎茶的蒸制时间约为30秒,超过30秒的叫做“深蒸煎茶”,茶叶中的苦涩味道会比一般煎茶少。
番茶
番茶用的是茶芽以下,叶子较大的部分。此外,除了春天采摘的新叶外,夏秋收采的所有茶叶,不论是茶芽还是较大的叶子,都只能叫做番茶。茶叶经过蒸汽杀青后,在阳光下晒干或者是烘干,再将茎梗分拣出来。番茶的颜色较深,因为是大叶茶,茶味偏浓重,所含咖啡因比玉露少,不会影响睡眠。
粉茶
粉茶与抹茶有着根本的区别,首先选择的茶芽就有不同,其次抹茶是经过石臼碾磨得来的细幼粉末,而粉茶则是制作煎茶时所剩余的茶叶碎,比起煎茶来,因为已经成粉末状,故而能更快地出味,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泡出味道浓郁的绿茶,但香气略微逊色于完整的茶叶。多用来做茶包,或平时的茶饮。
焙茶
又叫烘焙茶,番茶用大火炒,直至香味散发出来,这是唯一用火炒的日本绿茶。焙茶因为炒过,故茶叶呈褐色,苦涩味道已经去除,带有浓浓的烟熏味,暖暖的香气是适合寒冷天气的茶饮。但毕竟是绿茶,三泡过后香味已经走远,茶汤的滋味也转淡。因为焙茶容易浮在茶汤表面,建议用带有滤网的茶壶冲泡,方便饮用。
玄米茶
将糙米在锅中炒至足香,混入番茶或煎茶中,就是玄米茶了。冲泡的茶汤米香浓郁,而且一茶一米相映成辉,倒也有趣。在口味上有着炒米香,掩盖了些茶叶的苦味和涩味,而且喝着喝着还能品出爆米花的味道。很容易被人接受,也方便在家中自己制作,所以在日本乃至整个亚洲它都是很流行的茶饮。
2. 出口日本茶叶检验标准
出国带茶叶有限制,主要是针对量的限制,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超过二十公斤。如果超过就需要进行托运,出关的时候,茶叶是要报,但是如果是出境旅游就没有限制。
茶叶属于农产品,无论是否密封按法规均需申报,只要申报了都可以带。国外采取的是抽查方式,带个一两盒茶叶无所谓,毕竟现在老外也都知道中国人的茶叶是用来干嘛的了。
3. 日本进口茶叶检测标准
具体检测项目:
1.理化成分:
粉末、碎茶、水分、总灰分、水溶性和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浸出物、粗纤维、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EGCG、ECG、EGC、EC、C)、游离氨基酸、茶氨酸、茶黄素、叶绿素、二氧化硫、茶梗、非茶类夹杂物、茉莉花干、非茶非花类物质、容重、溶解性、紧密堆积密度、自由流动堆积密度、粒度等。
2.农药残留:
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噻嗪酮、硫丹、氟氯氰菊酯、氟氰戊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S421、顺式氰戊菊酯、氯氟氰菊酯、甲胺磷、乙酰甲胺磷、杀螟硫磷、喹硫磷、乙硫磷、乐果、敌敌畏、三唑磷、毒死蜱、三氯杀螨砜、哒螨灵、水胺硫磷、乙嘧酚磺酸酯、氟虫腈、异稻瘟净、溴螨酯、扑草净、五氯硝基苯、仲丁威、溴虫腈、杀螟丹、吡虫啉、啶虫脒、GB2763农残50项、400余项扫描项目等。
3.微生物:霉菌和酵母、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冠突散囊菌等。
4.营养元素:铁、钾、钙、钠、镁、锰、硒、锌、磷、硫、铝等。
5.污染物:铅、铜、铬、镉、锡、镍、氟、总砷、稀土、二氧化硫、蒽醌、高氯酸盐等。
6.色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赤藓红等。
7.毒素:黄曲霉毒素。
8.香气成分:茶叶中的香气物质。
9.感官品质:主要包括外形(形状、嫩度、色泽、匀整度、净度),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几个要素,我们可根据客户要求依据相关标准对茶叶及相关制品进行符合性评定、等级判定、评语描述等。
10.标签和净含量:标签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等
4. 日本茶叶进口标准是多少
首先要有人家订单,其二要有出口资质的外贸公司,如果你有茶叶已联系出口日本某单位,又没自已的公司,可以借人家公司出口。我也可以帮你的。
5. 出口日本茶叶
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有1500余年历史,大体可分四个贸易时期。
中国茶叶的早期输出外销
公元475—1644年的一千余年,是以物易茶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外销。
中国茶叶最早输出在公元473—476年间,由土耳其商人来我国西北边境以物易茶,被认为是最早记录。唐代,於公元714年我国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以后中国茶叶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输往西亚和中东地区,东方输往朝鲜、日本。
明代(1368—1644)是中国古典茶叶向近代多种茶类发展的开始时期,为清初以来大规模地开展茶叶国际贸易提供了商品基础。
郑和七次组率船队,出使南亚、西亚和东非三十余国。同时,波斯(今伊朗)商人、西欧人东来航海探险旅行,及传教士的中西交往,把中国茶叶文化传往西方,为以后的华茶大量输入欧洲作了宣传和与论准备。
6. 日本茶叶进口标准最新
家电,汽车,发动机,高铁配件,数码相机,身份证彩印技术
7. 日本进口中国茶叶
世界最大茶叶进口国──英国
世界最大茶叶出口国──斯里兰卡
英国人以爱饮茶闻名于世,英国人饮茶的历史悠久大约有三百多年左右.目前是茶叶生产国以外最大的茶叶消费国。
茶叶生产和出口是斯里兰卡经济的主要来源,在一百多年以前,斯里兰卡就开始将茶叶出口到世界各地,它不仅是茶叶的最大生产国,也是它的主要出口国。
8. 日本对茶叶的进口需求
茶树的生长条件需要温度适宜、排水较为良好的缓坡地,并且需要云雾较多,光照较弱的环境。
日本茶叶产区主要位于山地的迎风坡,海拔高,水汽充足,保证茶树需水特性,云雾较多,能够较好的保证茶叶的品质,种植区域主要位于低山丘陵区,海拔低,温度较为适宜。
9. 日本茶叶进口量
日本有很多东西都靠进口,生活,生产原料,如粮食、茶叶,木材,工业原料等.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
矿产资源贫乏,除煤、锌有少量储藏外,绝大部分依赖进口。主要资源依赖进口的程度为:煤95.2%,石油99.7%,天然气96.4%,铁矿石100%,铜99.8%,铝矾土100%,铅矿石94.9%,镍矿石100%,磷矿石100%,锌矿石85.2%。10. 日本茶叶进口标准是什么
日本对食品期限有两种标注方法。“消费期限”往往用于生产后5天左右开始腐坏的食品,比如牛奶、盒饭等。“最佳食用期限即赏味期限”一般用于保质期3个月以上的食品。过了赏味期限也可以食用,食品质量没问题,只是味道没有在赏味期限内那么纯正了。赏味期限的日期设定非常保守和严谨。
按照以往日本日期标注,应该是按年月日标注。不可能日月年标注的。超过赏味期限的三分之一就要扔了。这个应该是赏味期限2014年1月15日。按照日本卫生法应注明如“昭和54年4月16日”,“54.4.16”,“1979.4.16”。但是,这样表示仍难以辨认时,可以分别将年月日的两位(公历为末尾两位)标注为六位,如“540416”,“790416”。
11. 日本茶叶种类
日本国茶——玉露
日本的玉露属于绿茶,在日本的茶品里面也是属于级别极高的,被称为日本的国茶。
说到玉露就不得不提它的特殊种植方式:
被覆栽培
为了降低茶里茶多酚的含量以降低苦度涩感,增加茶的氨基酸含量以提升鲜爽度,所以选择在立春之后,在茶树上用遮阳的物料来进行遮盖。
以前使用的是稻草,阳光强的时候铺得厚一些;阳光弱的时候铺得薄一些,现在工艺改进,使用了黑黑的寒袱纱来进行遮阳,免去了以前往来搬稻草的繁杂工作。
采下之后,用蒸汽杀青的方式制作成针型绿茶。
因为种植工艺及制作工艺的不同,玉露的冲泡水温也会有所差异。
我们国内绿茶里很多纯芽头所制的茶里,很大一部分水温都会降到80到85度左右,然而,玉露应该是我所冲泡过所需温度最低的芽叶级绿茶。
由于玉露的内含物质浸出速度较快,冲泡水温控制到55度至60度即可。如此低温下来,不仅还可以保持饱满的口感,入口的甜鲜度也是极高的。
即刻间不仅可以欣赏到它的三绿之态(干茶、汤色、叶底都是绿色,与国内茶的黄绿色差异较大),也可以品到它独特的“覆下香”。
我所感觉到最明显的是一股海苔的香气,顾宝宝倒是觉得一口奶香,并难以容忍(这是一个极度不爱喝奶的小盆友)。
然而,无论是海苔的香气,或是奶香,对于我而言,感觉都是极新鲜又美妙的体验。
一直以来,试过一些国外的茶,完全提不起兴趣,这个算是极有特色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