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茶怎么醒茶
醒茶是将茶饼(或砖、或沱)撬散,用干净的棉纸包好,装入紫砂罐中,放置于阴凉干燥而又无异味的地方即可。
醒茶的容器
醒茶的材质不限,铁制的,竹编的、陶器的都可以。讲究点的茶人,醒茶多选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材质制成容器。如果想醒茶快,用烧结度低的粗陶;若果要慢慢醒茶,则用烧结度高的紫砂。
茶叶易吸附异味,而新制紫砂罐或陶罐容易带土气和火气,会导致茶叶出现杂味,因此尽量选用没有异味的老罐(盒)子为好。
醒茶的时间
一般来说,醒茶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但具体情况下略有不同。
熟茶:如果是新茶就很好喝的茶,醒茶的时间可以略短,一周即可。
生茶:醒茶的时间稍微要长点,大概要一两周。
老茶:十几年以上的普洱老茶,茶叶本身已经松散了,不能强行使劲撬开,需用手温柔的从外向里一次拆开,再装入紫砂罐中,醒茶两个月到三个月。
醒茶的技巧
醒茶也不能过头,不然会导致氧化过度,茶香散失,茶味寡淡。特别是对于好的茶,如果没醒好,反而对茶是种伤害。下面分享几条醒茶的心得:
1.越是好的茶,越要慢慢醒,特别是好的普洱老茶。
2.如果急着要试茶,醒茶也可以速成,撬散的茶块直接放入茶荷,一两天后就可以,前提是不能受潮和有异味。
3.茶叶如果吸附少量霉味异味了,可以尝试通过醒茶来补救。醒茶方式略有区别:把茶叶尽量撬散,装入紫砂罐中,放在比较通风透气的地方,开盖醒茶两三天。
2. 老茶醒茶重要吗
一般红酒、香槟等在喝之前都需要醒酒,醒酒能够让人享受更为丰富的酒滋味。跟醒酒一样,有些人在泡茶之前也会进行醒茶,也就是在泡茶之前会用开水洗过一次茶叶。这种行为也被人们称为洗茶,能将茶叶表面吸附的灰尘洗去,也能将茶的味道唤醒。但是与醒酒不同,醒茶的时间不宜过长。
正常醒酒可能需要2个小时,但醒茶在时间上可不能效仿它,正常醒茶时间是需要精确到秒数。比如铁观音的醒茶时间就不能超过3秒,因它的香味和营养素等成分能在接触开水3秒后溢出,如果醒茶时超过3秒倒出茶水,第二泡中的铁观音茶水中的营养成分就会大幅降低,茶喝起来也没有这么香。
决定醒茶时间秒数长久要看茶叶本身的耐泡度,像白茶、绿茶、等本身就不耐泡的茶叶,醒茶时间2秒即可;像红茶、乌龙茶比较耐泡,醒茶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也不要超过10秒。
3. 怎么醒茶?
每次冲泡一款茶叶,首先观察这款茶叶干茶的状态,以决定是否需要醒茶、用哪种方式醒茶、醒茶时间长短的计算,才能使这款茶叶在冲泡中达到最佳的释放状态。
不管什么茶叶,新鲜度很好的就不用醒茶了。越陈的茶越需要醒茶,茶类不同醒茶的方法也不随之变化。冲泡黑茶、青茶、红茶的时候,其方法是从保存状态取出,放入冲泡器中,用水醒之。即使是绿茶、黄茶和白茶,只要新鲜度不够,也需要采用水醒的方法,也就是“湿醒”唤醒茶叶,已达到最佳状态。醒茶方法是冷藏保存取出,放入高温烫过的冲泡器中,再用85℃左右的开水醒,水柱将茶叶打湿浸过干茶,盖上壶盖,立即将水倒掉,醒茶时长不超过5秒。
如果是陈年黑茶,那醒茶的程序相对复杂。第一步先“干醒”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达到唤醒茶质、重新凝聚茶香的目的。第二步“湿醒”,在干醒的基础上,用水及温度帮助叶片舒展,使茶叶充分地苏醒过来,利于在正式冲泡时释放出茶叶的最佳品质。
4. 老生茶需要醒茶吗
根据普洱茶品类和陈化时间的不同,各类普洱茶的理想醒茶时间大多在1-2个月,不过一些特殊年份茶,其醒茶时长可能超过3个月。
一般年份越老的普洱茶醒茶时间越长,熟茶比生茶时间要长,茶性浓烈的普洱茶比茶性柔和的普洱茶时间要长,因此我们可根据不同品类、不同年份的普洱茶来安排醒茶时间长短。
普洱茶醒茶方法
1、醒茶的容器
醒茶的材质不限,铁制的,竹编的、陶器的都可以。讲究点的茶人,醒茶多选用具有良好透气性的材质制成容器。如果想醒茶快,用烧结度低的粗陶;若果要慢慢醒茶,则用烧结度高的紫砂。
茶叶易吸附异味,而新制紫砂罐或陶罐容易带土气和火气,会导致茶叶出现杂味,因此尽量选用没有异味的老罐(盒)子为好。
2、醒茶的时间
一般来说,醒茶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但具体情况下略有不同。
熟茶:如果是新茶就很好喝的茶,醒茶的时间可以略短,一周即可。
生茶:醒茶的时间稍微要长点,大概要一两周。
老茶:十几年以上的普洱老茶,茶叶本身已经松散了,不能强行使劲撬开,需用手温柔的从外向里一次拆开,再装入紫砂罐中,醒茶两个月到三个月。
5. 老茶为什么要醒茶
普洱茶都属于晒青,晒青都是用锅炒后放太阳下爆晒,而熟茶是晒青发酵而成,发酵时间长达20天左右,所以醒茶是必须的。醒了茶之后味道会更好的。
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哪怕仅仅陈化了七、八年的旧茶,经过以下的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首先是拨茶,用手或茶刀将茶体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
然后的工作是通风透气,将茶内的陈宿杂味吹散出来。方法是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而入仓茶则可延长至一周或两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最后将通风后的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新制紫砂罐内含有土气与火气,会导致茶品变质出现杂味。新罐简易的处理方法是用开水冲烫、浸泡,每日换水一至两次,反复数日后晾晒至足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浸泡后的罐子务必晾晒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水分会令茶叶受潮霉变。确保茶罐干透的方法是将一把生茶投入罐中,盖好盖子闷放一日,茶叶不会吸潮变软即可。同时罐中放入一些干净的竹碳,更有利于吸附杂味,提升茶品的品质。竹碳最好同样用水煮透、晾干。
经过这样处理后的茶叶,会因茶质凝聚而迅速产生饱满、厚重的香气与口感。通常干净的老茶入罐后约一个月,口感就会有明显的转化,约在三至五个月后达到巅峰,蜜香凝聚、汤滑质厚。对于湿仓茶,则可加速仓味、杂味的消散,促进没残留在茶上的白霜退净。
6. 老白茶怎么醒茶
01— 醒茶 —
用烧沸的水,把紫砂壶由内而外的彻底淋洗一遍,而后再用沸水泡第一道老白茶
老白茶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之后,需要通过高温去激发它的茶香和茶叶滋味。 通过浇淋壶身,把紫砂壶的温度整体提高之后就可以投茶。
投茶后把紫砂壶拿起来摇晃,让茶叶在紫砂壶中就进行一些香味和芬芳物质的释放。这样泡出来的老白茶可以有比较好的茶汤口感。
— 注水 —
让老白茶在紫砂壶中慢慢的散发香气后,再揭盖进行注水。
注水采用最低的水位,最粗的水线,用很大的力度让茶叶在紫砂壶中翻滚,然后快速的盖上盖子,用沸水去浇淋壶身。
第一次醒茶可以20秒左右再出汤,如果觉得茶存放的时间比较久,也可以醒两次茶。
冲泡老白茶建议每一泡出汤前都进行浇壶淋身,高温可以很好地维持老白茶醇厚、浓郁的茶汤口感。
经过上述的醒茶、高温,泡出来的茶汤更加浓郁高香。
02
很多人煮老白茶,不管是银壶、粗陶等都是讲茶叶直接投入茶具煮饮,导致茶汤浓烈,其实这里忽略来一个步骤--醒茶。
— 醒茶 —
醒茶都方式有很多种,不过归根结底其目的无非是将老白茶的茶性更快、更好都唤醒。我们推荐两种比较便捷都方式。
头道冷水浸泡1分钟后或者正常泡饮4-6泡后再加沸水煮
沸水煮2左右熄火30秒利于茶汤的绵柔净出物的增多,即可品饮。第二煮,三煮适当依据口感增加煮茶时间,喜欢醇厚就多煮、喜欢甘甜就少一些时间。
另外煮茶时间不能超过十分钟,据上海的生化试验室研究时间在5-8分钟内时茶叶的内含物不变 10-15分钟时内含物降低百分之二十五 20分钟以上只有五分之一,说口感好,只是有益物质都散失了,所以口感上也仅有甜甜的而已。
7. 茶叶怎么醒茶
指让沉睡或尘封的茶叶通过与空气和水份的接触苏醒过来,吸收天地人气,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以便于冲泡饮用的过程。
8. 老茶要醒茶吗
2006年的熟茶必须要醒茶。
经过陈化后的普洱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其深沉饱满的韵味。醒茶,可以唤醒老茶的活性,消散杂味,使茶更加适口。
普洱茶都属于晒青,晒青都是用锅炒后放太阳下爆晒,而熟茶是晒青发酵而成,发酵时间长达20天左右,所以醒茶是必须的,醒了茶之后味道会更好的。
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
9. 老白茶如何醒茶
1、材质选择:一般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醒茶罐,与存茶罐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醒茶罐的材质一般为比较透气的,例如紫砂,紫砂这一材料具有天生双透气孔的设计,或者是白瓷,具有透气不透风的特点,这些材质都非常适合用于制作醒茶罐,大家选购醒茶罐的时候,也可以尽量选择这些材质。
2、使用方法:使用醒茶罐之前,大家可以先确定一下醒茶罐中是否有异味,如果有,可以先用清水清洗一遍,然后再充分沥干水分,或者用软布擦拭醒茶罐的内外,保证内外无异味无水分之后,就可以在醒茶罐中置入茶叶,盖上盖子,在通爽的环境中放置大概4周到8周的时间,就可以取用醒茶罐中的茶叶进行冲泡了。
10. 老茶如何醒茶
其实就是指水流的形式。水流的高低、粗细、急缓由人为控制,它影响着水温、与茶的接触程度等,所以对茶叶品质影响很大。
1、水线的高低
水线的高低起伏常常被用来做冲泡时的微调,高低不同主要影响两个方面:
一是水在冲泡过程中的降温作用;二是在冲泡过程中水线的高低起伏令注水过程中茶和水的动静得到起伏。
2、水线的粗细
“粗细”也就是注水过程中水的流速。除了跟水的动静有关外,也跟注水的时间和速度相关。
水线的粗细是泡茶者常用的微调手段。粗水线可以减少温度流失、激荡茶叶,在使用直身杯冲泡细嫩茶芽时,就常使用“蟹眼水+粗水线”。
在老茶在醒茶时则会使用“沸水+粗水线”,在其他冲泡普洱茶的情况下,较多使用细水线。
3、水流的急缓
急或缓主要影响到香气和汤感之间的协调关系。
急的水流,令茶叶旋动,茶和水在接触第一时间的相对高温下浸出融合度高,且和空气摩擦程度增加,令香气高扬,茶汤的厚度和软度则会相应下降;
而缓慢的水流则令茶保持相对的静止,接触水的茶底缓慢的溶出,在出汤的时候再一次在较低温度下融合,令茶汤的厚度和软度上升、层次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