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能进入欧盟市场的茶叶产品是哪些
欧盟于2014年8月25日正式实施的EU87/2014指令。欧盟自2000年7月1日实行新的茶叶农残限量标准以来,几乎每年都要加以修订,从而成为对茶叶农残要求最严格的地区。欧盟的茶叶检测指标从96个增加到了480多个,其中还有6个必测指标,含量都不能超过0.1ppm。欧盟对我国出口茶叶采取新的进境口岸检验措施,要求所有从中国进口的茶叶必须通过欧盟指定口岸进入;所有货物必须有常规入境文件才被允许进入指定口岸;对10%的货物进行农药检测,如果该批货物被抽中,则要实施100%抽样检测。【茶叶出口欧盟的基本流程】茶叶被列为法定检验商品,商检证书已成为海关放行、银行结汇的必备证单,检验项目也从原来的感官品质、水分、灰分、着色等增加到感官品质、水分、灰分、粉末、包装、卫生、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放射物污染、黄曲霉毒素及数量、重量等。出具的证书有:品质证、数量证、重量证、卫生证、农残证、无黄曲霉毒素证、无放射物污染证、包装证、分析证等。世界著名的SGS、OMIC、JIC等公证机构都与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总公司(CCIC)达成协议,从中国出口到通商国家的茶叶,必须凭这些机构的证书结汇由CCIC检验并代签他们的证书。 在国内权威技术检测单位做检测,以确定茶叶产品是否符合欧盟标准。目前,有检测权力的单位有:福建、浙江、湖南 进出口 商品检验检疫局、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将进行约350多项检测,以农残检测为主。当检测结果符合欧盟出口标准,方可同欧盟代表洽谈出口事宜! 中方茶叶出口企业如果是生产加工型企业,长期从事 进出口 贸易,并有独立的 进出口 权,可以到当地 商检 局进行备案,直接向国内大型 外贸 公司申领进出口许可证(注:国家对茶叶出口仍实行计划配额和出口许可证管理,同时需出口合同),同时可以依客户要求申请FORM—A(普惠制产地证)。FORM—A可以在当地 商检 局办理。 中方茶叶出口企业应该完成 报检 工作。企业依客户要求提供材料,申请中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完成各项检测(茶叶出口企业需有国内权威技术检测单位的检测报告)。如果茶叶出口企业为生产加工型企业并在当地 商检 局有备案,可以直接申请当地商检局进行商检,商检放行即可出口。 【欧盟认证IMO有机茶】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Institute for Marketecology),是欧盟对有机产品最严苛的认证法规之下的认证机构的权威。IMO按照欧盟834/07和欧洲889/08法规规定,提供有机产品和其交易的认证服务。对产地、加工、包装等环节进行一年一度的专门检测,各项指标均需要达到欧盟标准。每年的检测项目和指标要求可能会增加。
2. 茶叶出口欧盟
一、中国茶叶出口价格
根据数据统计,近些年来我国茶叶出口35.53万吨,金额约16.10亿美元。其中,绿茶出口29.46万吨,金额11.34亿美元,红茶出口3.56万吨,金额2.78亿美元,乌龙茶出口1.62万吨,金额达1.18亿美元,普洱茶出口量为0.27万吨,出口额为0.29亿美元,花茶出口量较上年有所回升,达0.62万吨,出口金额为0.51亿美元。这些明确的数据都很好的向我们展示出它的价格走势。
二、茶叶出口价格变化的原因
1.运输方式不同下的运费
中国的茶叶大部分出口到欧洲,美洲和北非等各大地区。他们选择的运输方式自然也有所不同,对于当地上市的茶,自然是要选择快速到达的方式,所以会有选择飞机运输。但是对于较远的地区,如果茶叶对储存环境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大部分都会选择轮船运输,这样不同的运输方式的选择,导致的运费也是天差地别的,显而易见,飞机的成本更高,轮船的较低。茶叶的价格也会受其影响。
2.市场上供需变化
茶叶对生长环境的气候要求是比较高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温的变高,一些反常天气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频率也越来越高,这样对茶叶的种植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如果当年的天气气候不好的话,那么茶叶的产量也就相对较低,在市场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供求量降低,价格自然也就上升了。
3.中国茶叶的品质
不管是什么产品,它的价格永远都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的。中国茶叶不一样的品种的售卖的价格也是不一样的,好的茶叶自然卖更好的价格,品种珍贵稀有的茶叶更是如此。
三、怎样才能做到更好的出口
1.强化产业链管理
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包含了发展战略,技术应用研发生产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完善的茶叶产业链管理有利于提高中国茶的竞争优势,扩大其利润增长空间。
2.加强茶叶生产标准和监督
这是无论哪一个产业都需要必备一套符合要求的生产标准的。只有做出质量上乘的好茶,才能卖出相对好的价格,同时的诚信问题也在其中体现出来,它能更好的树立企业的形象和中国商业的诚信形象。
3. 能进入欧盟市场的茶叶产品是哪些牌子
俄罗斯。
中国一直是世界茶叶的主产国家!也是世界茶叶产量和出口最多的国家!2017年进口量第一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国人每年对进口茶叶也是有依赖的!
其实巴基斯坦每年进口茶叶量也是世界前列的!目前全世界主产茶叶国家有64个!亚洲22个!非洲21个!
美洲12!大洋洲4个!欧洲国家5个!
4. 中国出口欧盟的茶叶
1、红袍(福建武夷山,树龄已达千年,仅存4株,为稀世昂贵珍品)
武夷小红袍,是中国名苑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
2、西湖龙井(产于杭州西湖山区,茶叶为扁形,绿黄色,名茶之冠)
西湖龙井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
3、洞庭碧螺春(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卷曲成螺状,中国名茶)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产于江苏省吴县(今属苏州市)太湖洞庭山。洞庭碧螺春茶风格独具,驰名中外,常用之招待外宾或作高级礼品,它不仅畅销于国内市场,还外销至日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
4、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形状像“雀舌”,叶呈金黄色,中国名茶)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区以南,歙县以北的黄山。因此茶芽格外肥壮,柔软细嫩,叶片肥厚,经久耐泡,香气馥郁,滋味醇甜,成为茶中的上品。
5、安溪铁观音(闽南安溪县西坪尧阳,乌龙茶的极品,中国十大名茶)
安溪铁观音茶条索肥壮紧结,质重如铁,芙蓉沙绿明显,青蒂绿,红点明,甜花香高,甜醇厚鲜爽,具有独特的品味,回味香甜浓郁,冲泡7次仍有余香;汤色金黄,叶底肥厚柔软,艳亮均匀,叶缘红点,青心红镶边。历次参加国内外博览会都独占魁首,多次获奖,享有盛誉。
6、武夷岩茶(福建北部武夷山,生长岩缝之中,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7、庐山云雾(产于江西庐山,绿茶中的精品,中国十大名茶)
庐山云雾茶以条索粗壮、青翠多毫、汤色明亮、叶嫩匀齐、香高持久、醇厚味甘等“六绝”而久负盛名。成品茶外形饱满秀丽,色泽碧嫩光滑,芽隐露,茶汤幽香如兰,耐冲泡,饮后回甘香绵。仔细品尝,其色如沱茶,却比沱茶清淡,宛若碧玉盛于碗中。
8、云南普洱茶(产于云南普洱,1700多年历史,汤橙黄浓厚,中国名茶)
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
9、六安瓜片(产于皖西大别山-齐云山,单片嫩叶炒制呈瓜子形,名茶)
“六安瓜片”驰名古今中外,还得惠于其独特的产地、工艺和品质优势。主产地是革命老区金寨县,全县地处大别山北麓,高山环抱,云雾缭绕,气候温和,生态植被良好,是真正大自然中孕育成的绿色饮品。同时,“六安瓜片”的采摘也与众不同,茶农取自茶枝嫩梢壮叶,因而,叶片肉质醇厚,营养最佳,是我国绿茶中唯一去梗去芽的片茶。
10、君山银针(产于岳阳洞庭湖中的青螺岛,黄茶中的珍品,中国名茶)
产于湖南岳阳君山。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芽头肥壮挺直、匀齐,满披茸毛,色泽金黄光亮,香气清鲜,茶色浅黄,味甜爽,冲泡看起来芽尖冲向水面,悬空竖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笋出土,又像银刀直立。假银针为清草味,泡后银针不能竖立。
5. 茶叶进入欧洲市场
茶是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现代学者普遍同意是在1600年左右,也就是明代万历的下半叶。在这之前,著名的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了篇游记,描述他在元朝中国的所见所闻,但这位自称曾到过杭州和福建、并在扬州当了三年官吏的波罗先生却对“茶”这中国特产只字不提。若说他大意遗漏了,这疏忽似乎太不合清理,难怪有专家提出质疑,说波罗也许未曾亲身踏足中土,他的游记,只是道听途说得来的资料。
葡萄人早在1535年到了澳门(也有说是1553年)。虽然他们没有染上喝茶的习惯,但起码注意到茶是中国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有个叫古鲁士的葡萄牙传教士,1556年到过广州,对当地人喝茶做过详细的描述。中国茶传至欧洲,功劳最大的是荷兰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在1602年成立,1610年发出第一张购卖茶叶的订单。17世纪初正是欧洲航海家四处探险搜奇的时代,有关世界各地奇风异俗的游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意中为“茶”这异国产物作了义务宣传,茶便开始在欧洲上层社会流行起来。茶在人们眼里不仅是上等、贵族的饮品,还具有医疗作用,这样,喝茶的习惯在荷兰、法国和英国生根植基,受欢迎的程度也日深一日。
南北朝时,中国茶叶随丝绸、瓷器传到土耳其;唐代时,中国茶种传入了日本和新罗。中国茶传入欧洲则在新航路开辟以后。1545年前后,意大利人赖麦锡的《航海记集成》中提到了中国的茶,这是欧洲最早的有关茶的文献记载。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成为西方人来东方运载茶叶的开始,从此,中国茶开始占领欧洲人的食谱。 妇女之友 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商品交流迅速发展,三大无酒精饮料类商品先后进入欧洲:1528年,西班牙人将可可输入到欧洲,荷兰人1610于年将茶输入到欧洲,1615年,威尼斯商人将咖啡输入欧洲。 在所有饮品中,茶可谓真·妇女之友。首先酒精会使人昏昏沉沉,举止粗鲁,没有什么比酗酒的丈夫更让女性烦恼的了。而作为酒的替代品,茶却能提神醒脑,又不失文雅。在下午四、五点钟沏茶配上点心,和朋友们喝茶聊天——即 茶话会/下午茶,本身就是贵妇的发明。而茶馆和茶园更为女性提供了家庭以外的社交场所。 无论酒馆还是咖啡馆,都是男人们消遣的地方,良家妇女不能去。但单身女子可以去茶馆会晤朋友,不会损伤名誉。到18世纪时,单是伦敦就有2000个茶馆,还有很多的茶园,泰晤士河上的伏克斯霍尔茶园就是典型代表。 茶园集英式园林、球场、茶室、音乐厅于一体,男女都可以去散步、喝茶、聊天,也可以在茶园举办音乐会和舞会,是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喜欢的会所。 从贵族到平民 一开始,茶叶是作为药物放在药店里出售的,主要用来治疗痛风、积食等富贵病。一开始欧洲的学者、医生、教士就饮茶是否有益这个问题争论不休。1625-1657年,整个荷兰还掀起了一场“饮茶大辩论”。最后因为法国大主教对茶叶的疗效背书,才结束了这场争论。不过参照欧洲长期以来的医疗水平,茶叶当然是比其它治疗方法(放血、切除不相干的器官什么的)要靠谱得多。 自从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茶叶贸易,就开始实行价格垄断,茶价奇高。其实中国买到欧洲的茶叶价格也算公道,但政府课以重税,商家再随意加价,把茶叶变成一种非常昂贵的饮品。同一个时期当时阿姆斯特丹每磅茶叶售价3先令4便士,而伦敦则高达2英镑18先令4便士。于是私运盛行,大量私茶由外轮运抵英国南岸。国内实际饮用量和官方统计的进口量差别非常。议会决定废除茶税。经过一个窗口期,英国的茶税从190%降到12.5%。此后英国茶叶正式进口量激增,饮茶人口和国家收入也大大增加。于是,17世纪初上流社会的奢享,在18世纪中期变成几乎所有英国家庭早餐的平民饮料。 茶(财)之路 中国茶对外的传播,海路和陆路并行。陆路沿丝铜之路向中亚、西亚、北亚、东欧传播;海路向阿拉伯、西欧、北欧传播。 从唐代开始,陆上的古丝绸之路同时也是茶之路。茶叶先从产茶地向长安集中,然后以新疆地区为中转站,经天山南北路通往东欧。而明、清时还开辟了一条经蒙古高原到达俄罗斯的茶叶之路。 海路则始于明清之际,从江西、浙江、福建茶区出发经宁波港、泉州港、广州港直接运往欧洲或先输往南洋诸国,再经马来半岛、印度半岛、地中海走向欧洲各国。明代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海船从爪哇来澳门贩运茶叶,并于1610年转运至欧洲,从此,中国茶叶正式进军欧洲,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从中国茶开始销往欧洲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对外贸易长期顺差,而茶叶出口最重要组成部分。直到18世纪末,英国工业大发展,向中国输出工业品,加上从印度转口的棉花以及鸦片,也才刚刚达到贸易平衡的状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和中国做生意的欧洲各国居然可以忍受贸易逆差?因为倒卖中国商品到其它国家的转口贸易所带来的利润超过了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1651-1652年度,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举行茶叶拍卖活动,每年输入该掉的茶叶达4000万磅以上,转口数量很大,约占输入的35-50%, 1758年荷兰茶叶贸易的利润率竟达到196%。1711年至1810年间,英国政府光是从茶叶上面就收到了7700万英镑的税,有记载1784年英国的茶税是190%。这么高的税也抵不过英国人民喝茶的热情。1793年,英国政府一年的茶税收入是60万英镑,到了1833年这个数字翻了五倍半,变成了330万英镑。 外国人怎样喝茶 英国 中国茶传入英国之前,英国人成天喝酒,早上六七点钟起来都用啤酒来就着早饭吃。然后随时困了累了闲的没事干了,就喝酒玩。茶叶传入英国之后,茶水在很多情况下代替了酒精。 喝茶的方式和咖啡类似,端给客人的是清茶,喝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奶、糖或者柠檬。 俄国 俄国人煮茶不像中国人这样用泡的,他们是把茶叶和糖一起放进茶炊里,倒入开水,每个客人倒大半杯然后再加白开水接着煮。一边煮一边喝,茶炊里的茶水一直保持沸腾的状态。 据说俄罗斯人喝茶有三种方式:一是把糖放入茶水中,用勺搅梓后再喝;二是将糖咬下一小块含在嘴里喝茶;三是看着或想着糖喝茶。俄罗斯人在烧茶时一定要加入糖、蜂蜜之类的甜料,也常常会在茶里加入牛奶、柠檬,甚至果医和奶酪。甜茶还要伴着甜点吃。不过俄国地方冷,其实充当了正餐之余的加餐。 法国 按照中国人的标准,法国人是欧洲人里真正“会喝茶”的。法国人喜欢高品质的绿茶而不满足于袋泡茶,不少法国人也能分得清中国茶叶的不同种类。 他们也会像中国人一样不加奶和糖,只用开水泡清茶。法国人也有可能采用西非的喝法,在茶水中加入方糖和薄荷叶,放凉了做冷饮,类似于现在全球超市里售卖的加糖的瓶装茶。
资料: 中国茶的起源::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被称为茶的祖国,文字记载表明,我们祖先在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和利用茶树。 然而,同任何物种的起源一样,茶的起源和存在,必然是在人类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之前,直到相隔很久很久以后,才为人们发现和利用。 人类的用茶经验,也是经过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慢慢扩大开了,又隔了很久很久,才逐渐见诸文字记载。 茶树的起源问题,历来争论较多,随着考证技术的发展和新发现,才逐渐达成共识,即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并确认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 由于地质变迁及人为栽培,茶树开始由此普及全国,并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6. 欧洲对茶叶的需求
葡萄牙布拉岗扎·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查理二世,嫁妆中就带了大量的优质茶叶(已经有了和中国的贸易往来),公主也因为把饮茶的习惯带给了英国的民众,深受百姓爱戴,她被民众亲切称为饮茶皇后。
茶叶在当时欧洲的药界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一部分认为茶叶可以治疗百病,另一部分则认为茶叶是一种毒药,有害身体健康。但无论怎样,茶真的风靡了欧洲市场,因为市场需求极大,葡萄牙和其他欧洲国家不断把茶运到欧洲
7. 能进入欧盟市场的茶叶产品是哪些品牌
欧盟进口茶叶排名如下。
一、英国
茶是英国最常喝的饮料,英国人很喜欢喝茶,据估计,英国每年平均一个人要喝掉1.9公斤茶叶。他们每年进口约157593公吨茶叶,主要是从中国和印度进口。
二、德国
德国位于欧洲,人口众多,茶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并没有生产这种作物,所以它必须进口来满足本国人民的需要,德国的茶叶消费量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三、法国
法国同样是一个非常发达的国家,这个国家的人们生活水平都不错,而茶也是这个歌国家最常喝的饮料,因此法国必须进口茶来满足需求。
8. 茶叶在欧洲是不是高档商品
十七世纪初,茶叶传到欧洲后,英国人就成了茶的崇拜者。英国人十分爱好茶叶,皇字贵族都以茶为饮料,甚至以茶作为皇后寿辰的礼品。
英国人民称赞茶是“群芳最”,视茶为“康乐饮料之王”,村茶赞美不己,如诗曰:花神宠秋色,嫦峨矜月桂,月桂与秋色,难与茶比美。
英国茶叶消费量,一直在世界上保持最高纪录,是世界上消费茶叶最多的国家。1967年以来,每年进口茶叶,基本上保持在4 00万担以上,最高达 525万担。1977年进口茶叶446万担,占世界茶叶总进口量的四分之一。
英国每年每人平均消费茶叶7市斤以上,大约相当于1500碗,每天每人要喝茶五碗,是世界上按人口计算消费茶叶量名列前茅的国家之一。历史上,英国每人每年的茶叶消费量,曾超过9市斤。近年有所下降,1978年进口茶叶降到三百多万担。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喝咖啡的人日益增加,特别是年轻人,喜欢喝咖啡。
十年前,每个英国人喝茶和喝咖啡的比例是七杯对一杯,而目前却是二点五杯对一杯了。
9. 茶叶什么时候出口欧洲
茶叶是继瓷器、丝绸之外最受欧洲人喜爱的物品。十七世纪中叶,茶叶被引进欧洲,立刻风靡整个大陆,到了十八世纪,喝茶俨然已经成为部分欧洲国家的习惯,据说当时的英国人对茶格外钟爱,甚至将其作为日常必需品,称之为“所有医生公认的最佳饮料”。
热气腾腾的茶水,氤氲的茶香,优雅地轻啜……饮茶成为上流社会的时尚,被贵族大肆吹捧和争相模仿,不仅象征着自己的财富与魅力,还能陶冶情操、清油解腻,他们纷纷称之为“包治百病的良药”,身份高贵的妇女还常用来治疗偏头痛。
那时,同瓷器和丝绸类似,茶叶也是主要在王室和上流社会流行,价格十分昂贵。据说,不到一斤的茶叶价值约是英国普通人家一年的生活费用。
10. 欧洲生产茶叶吗
传说一:1793年,英国女王的使臣马戛尔尼对中国进行过一次不成功的访问,乾隆皇帝拒绝了英国提出的通商要求,但英国使团还是利用在中国内地游历的机会,暗地里将采集到的中国名贵茶树种带去印度。
传说二:相传海权扩张时代,西方各国在东方争夺殖民地,战事不断,从欧洲远赴中国取得茶叶愈来愈困难。1823年,一位来自苏格兰的企业家与冒险家,罗伯特鲁斯在印度的阿薩姆地区发现了野生的茶树,英国的红茶历史从此展开。
还有一种野史传说,说来好笑。说英国人本不知道红茶,因为英国本土不产茶,要从海外长途运输茶叶,供英国人饮用,但海路遥遥,运输茶叶船往往在要海上飘泊半年方才到达英国。海运中大海的湿润早把茶叶捂得发酵变质,叶色由绿变红变黑,喝着这种茶,英国人却以为这是茶本来的美味,为了压住那不太美妙的怪味,英国人就加奶、糖及柠檬。这种喝茶的方法延续至今,英国人就只喜好喝发酵过的红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