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茶叶发展
近年来,中国茶叶批发市场的各茶类交易量格局相对稳定。目前,中国前三类消费量最大的茶类为绿茶、红茶和乌龙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量达220.16万吨,比去年增长17.61万吨,同比增长为8.69%。2020年中国茶叶内销均价为131.21元/公斤,同比下降2.98%。2020年中国茶叶国内销售总额为2888.84亿元,同比增长5.45%。
2. 中国茶叶发展趋势
从事的茶业行业,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据统计,我国约25%的人基本不饮茶,以及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这暗示着中国的茶业市场十分巨大。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我们越来越注重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及附加值。
在茶叶的栽培、育种、加工、包装、销售等过程中,要将其完全弄懂弄透,也由于人们对保健茶、有机茶越来越重视,茶叶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其科技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 茶文化已经走出国门,进入广阔的东、西欧市场,茶叶贸易的前景逐年看好。特别是随着我国贸易的转型,市场越来越需求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商品。所以,茶几从业者的前景不错。
3. 中国茶叶发展前景
中国十大名茶有:
碧螺春
碧螺春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绿茶,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是茶中珍品。传说在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时赐名为“碧螺春”,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精品碧螺春的外形具有茸毛多、丝条紧实、形态像蜜蜂腿,茶味清香、口感醇厚,品质清新自然,滋味鲜爽宜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产于河南信阳大别山。以原料细嫩、制工精巧、形美、香高、味长而闻名。外姓细直圆光而多毫;内质香气清高,汤色明净,滋味醇厚,叶底嫩绿;饮后回甘生津冲泡四五次,尚保持有长久的熟栗子香。
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属绿茶,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层深厚、西湖龙井茶形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香味清新,味道鲜爽甘醇。
君山银针
君山银针始于唐代,历史悠久,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清朝时被列为“贡茶”。属绿茶,全由芽头制成,茶身满布淡黄色毫毛,色泽鲜亮嫩绿,形细如针,且长短大小均匀。冲泡时最好用山泉水,方显滋味。
黄山毛峰
属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徽州)一带,所以又称徽茶,好的毛峰颜色接近于嫩黄绿色,有人也形容象牙色。一芽一叶初展的毛峰口感最佳,同时汤色清黄,入口有着明显的清香冷韵,兰花香毋庸置疑是毛峰最大的特点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闽北有“秀甲东南”之称的武夷山一带,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属乌龙茶,武夷岩茶兼具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乌龙茶中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山地林木较多,气候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多雾,很适宜于茶树生长。祁门红茶色泽乌润,富有光泽,汤色红艳,滋味醇厚,香气馥郁。属茶中精品。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产于贵州省都匀市,是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汤色绿中透黄,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
铁观音
属于青茶类,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铁观音外形肥硕、重实、色泽清绿,干茶(茶米)香气清纯的,香气清高,馥郁悠长,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厚,醇而带爽,厚而不涩。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属绿茶,清为朝廷贡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主产地是金寨县,茶叶外形平展,茶芽肥壮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味甘美,汤色清澈晶亮,叶底嫩绿。
4. 中国茶叶发展史简介
它的发展史:1859年,一家名叫大美国茶叶的商贸公司发展了连锁,6年时间发展了26家门店,这就是公认的连锁老祖宗,但是10年后的1869年这家公司改名为: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
紧随其后的是一家胜家缝纫机公司,与大西洋与太平洋茶叶公司不同的是,1865年胜家就开始采取特许经营方式了。
5. 中国茶叶发展史
1)先秦:商民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商朝都城已成为繁华的商业都市,有“商邑翼翼,四方之极”之称。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达,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在中原市场上可买到南方的象牙、北方的马、东方的鱼盐和西方的皮革;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如齐国临淄、赵国邯郸、楚国郢等;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大商人,如春秋后期的范蠡(“陶朱公”)和战国后期的吕不韦。
(2)南北朝:南北朝时,不少城市遭到战争破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北魏以后,北方商品经济有所恢复;与之相比,南方商品经济相对比较活跃。北魏时,洛阳城内市场很多且有周长近八里的大市;一些富商大贾周流天下或远走异域。建康(南京)城内建有四市,市内唐铺林立;秦淮河两岸商旅云集,交易兴盛。草市(农村集市)开始出现,含义有二:一是贩饲马料之市;二是草草构成之市。
(3)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隋唐商业的四个特点如下:一是交通发达(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也很方便;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二是货币统一(由五铢钱到开远通宝);三是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市;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邸店柜坊——邸店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店铺限定——营业面积;时间限定——市的买卖时间;夜市草市——繁华大城市里有夜市,偏远的农村有定期举行的草市);四是商人众多(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胡商、外商)。
(4)宋元:北宋时期的商业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中有“市易法”,由政府设立市易务,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国家的收入。
(5)明朝: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了农业生产商品化。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国内市场扩大、品种多——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品种达到两百余种、贩运快——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城市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商贸城市,全
6. 中国茶叶发展的历史阶段
我是芸品茶舍老张,可能习惯了喝老茶,也就习惯了大家这样的称呼。
说到茶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很多人认为是唐朝,其实并不是这样。唐朝仅仅是因为国立强大,让茶与茶文化得到了长远的发展。所以,不能简单认为茶开始的年代就是唐朝。对于茶叶从哪个朝代开始,学术界一直有着一定的争议。
追溯历史
要说茶从哪个朝代开始,就一定要先去了解,茶从什么开始让我们认知,大家普遍的观点是从《神农百草经》也让我们对茶有了认知,而那个时候并没有茶这个字,而是荼。于是,一些人认为这不能算作茶的定义。
那么,不如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以及茶文化的发祥地。你知道最早的茶树在哪里吗?哪里有最早的培植性茶树吗?
中国最早的茶树在我国云南省凤庆县小湾镇锦绣村,这棵茶树距今已经有3200年的历史了。而最早出现栽培型的茶树同样位于云南省宁洱县,距今有2700年的历史。从茶树的起源上,似乎我们能够找到一些踪迹。
时间考证
从茶树的年龄中可以初步判断,从西周、东周,也就是距今3000年前,茶叶就开始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不过那个时候茶叶的作用主要用于食品,并没有发挥饮品的作用。
秦朝距今2300年的历史,从那时起,茶叶不仅是药用的价值,大范围栽培型茶园的种植,茶叶真正作为饮品进入日常的范围。
汉代,清朝赫懿行在《证俗文》中指出:茗饮之法,始见于汉末,而已萌芽于前汉。茶文化的最初面貌,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2000年以前,茶叶开始了商业化的发展,最早的茶叶交易中心在我国的成都。
唐朝距今1200年前,由于经济、文化、政治处在鼎盛时期,茶叶更是成为朝野,乃至广大民众的生活必须。也就在这个时候,别奉为茶圣的陆羽,写下了奠定茶叶基础的鸿篇巨著《茶经》,也在此书中,真正第一次将“荼”改为了“茶”。这也是茶叶在我国历史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
宋朝在延续唐代的基础上,对于茶叶冲泡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再次的升级,同时,也因为茶文化的盛行,在此时出现斗茶的现象。
元朝与明朝,在之前的工艺基础上,制茶工艺再次改良,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黄茶、黑茶和花茶。
作为中国最后一个朝代的清朝,茶叶已经风靡全世界。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现有六大茶类的雏形,此时,贡茶之中也有了很多品种,其中普洱茶作为皇宫的挚爱,首次得到的发展,也就在这时形成了茶马古道的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叶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我们精神的必需品。
能饮一杯茶,喝好一杯茶,就是一种清福。
申明:此文是【芸品茶舍老张】的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一杯地道好茶,传播茶叶文化。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正。让你的评论,给文章再次添彩,让你的转发,使文章更有活力。期待你的关注!
7. 中国茶叶发展研究院
每个品牌的普洱茶各有千秋,每个人口味都不一样,我给大家说说近年来我心中普洱茶的排名榜吧。
普洱状元:大益茶
上榜理由: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勐海茶厂(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东莞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皇茶茶文化会所有限公司、北京大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宜兴宜工坊陶瓷工艺品有限公司等成员企业,拥有享誉海内外的“大益”品牌。其中大益7572被誉为评判普洱熟茶的标杆,大益7542被誉为评判普洱生茶的标杆。其成熟稳定的制茶工艺和熟茶发酵技术,是其他品牌可望而不可及的。
普洱榜眼:下关沱茶
上榜理由: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创建于1941年的云南省下关茶厂。老一辈所说的“生喝下关,熟饮勐海”里面的下关就是指下关沱茶。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齐名被誉为“滇中三宝”。
普洱探花:中茶
上榜理由:中茶公司成立于1949年,是世界500强之一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成员企业,是新中国成立后首家由中央批准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中茶公司集茶叶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文化推广于一体,在福建、云南、广西、湖南、浙江等地建有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和原料基地,是中国茶叶行业中重要的企业之一,是奉献健康、改变生活方式的行业领导者。
普洱进士:陈升号
上榜理由:“陈升号”为云南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注册成功于2009年10月28日的商标,是以董事长陈升河先生的名字命名的品牌。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长为普洱茶中大树茶领导品牌,并于2011年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
普洱举人:老同志
上榜理由:老同志普洱茶是云南海湾茶业公司旗下品牌,同时也是云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选出的云南名牌产品之一,其中以老同志普洱熟茶最为出名。 “老同志”普洱茶自打入市场以来,产品质量稳定,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并连续3年被中国食品安全年会选为指定礼品茶,多次获得普洱茶行业评比“金奖”、“银奖”、“茶王”等殊荣。
普洱秀才:七彩云南
上榜理由:昆明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设三个全资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茶厂有限公司、勐海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彩云南庆沣祥茶业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万亩自建生态茶园基地、昆明/勐海两个现代化茶叶工厂、科研实力雄厚的茶叶科技发展研究院以及全国首个普洱茶酝化中心——“七彩云南东莞酝化中心”。成功打造声蜚海内外的“七彩云南”茶叶品牌及百年老字号“庆沣祥”高端商务茶庄品牌。
第七名:澜沧古茶
上榜理由: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66年的澜沧县古茶山景迈茶厂,自成立以来,一直依靠县境内芒景·景迈山的千年万亩古茶园和邦崴古茶树群为原料,凭借40余年的种茶、制茶经验和技术,生产纯正地道的普洱茶,其香独特,汤红明亮,品质优异,2005年普洱市人民政府确定澜沧古茶有限公司为普洱茶产业龙头企业。
第八名:八角亭
上榜理由:八角亭普洱茶是云南唯一的国营茶厂――黎明茶厂旗下品牌。八角亭茶业自建厂以来,先后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ISO9001和HACCP认证、云茶品牌(YC)认证等项工作。并先后被政府授予“云南名牌农产品”和“云南名牌产品”称号,八角亭茶业公司被授予“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获政府授予“云南省茶业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注册商标“八角亭”被评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另一个口碑来源点是较高的性价比。八角亭的茶叶产品基本都是定位中下端的价格水平,颇受普通民众欢迎。
第九名:龙润
上榜理由:知名的茶叶品牌,中国驰名商标,香港主板上市企业,目前是中国唯一一家上市的茶类企业。龙润茶整合了中国八大茶系以及国外的花草茶系共400余种,秉承“传统结合现代”的产品开发理念,成功开发了袋泡、速溶、方便茶等专利时尚产品。龙润茶被选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茶生产商,G20峰会期间,胡锦涛主席将龙润普洱茶以国礼茶赠予英国查尔斯王子。
第十名:勐库戎氏
上榜理由:(勐库戎氏茶厂)的前身是创办于1993年的勐库茶叶配制厂,1999年该厂收购了竞价拍卖的国有企业“双江县茶厂”,现在公司已经发展成为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生产量700-900吨、产房2万平方米、占地63亩的茶叶精致加工企业,并注册有“勐库牌”、”青岗牌“、‘忙波牌’三大品牌商标,主要的茶区为勐库大雪山和半坡冰岛山。“勐库”牌普洱茶的质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四年内公司产品在各大赛事中获得了六尊金奖,现还专供省委办公厅等各级部门的接待用茶,“勐库”牌无公害普洱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占有了稳定而广阔的市场。
还是那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这些大品牌不一定是最好的,只有自己喜欢的普洱茶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