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有的普洱不耐泡呢
有些人认为发酵程度越高的茶叶会越耐泡,这不能说是对的。仅从发酵程度上考虑茶叶的耐泡性并不全面,即便是同一类茶,不同品种之间的耐泡程度不一样;相同品种之下,不同品质茶叶的耐泡程度也会不同。茶叶耐泡性,本质上受到叶片老嫩及完整程度、制茶工艺中的揉捻和发酵程度、茶树树龄及生态环境、泡茶时投茶量与注水量比例等因素影响。下面具体说说最耐泡的茶叶排名。
一、茶叶耐泡性排名
绿茶
各种茶的耐泡性比较,绿茶的耐泡程度往往最差,尤其是明前的高品质龙井,一般2~3泡后味道就会变得很淡,因为它们都是采用最嫩的头采芽儿炒制的,而雨前龙井虽说比明前龙井稍微耐泡,但大抵上也不过3~4泡的样子。绿茶之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会比龙井茶更加耐泡。要说绿茶中最耐泡的茶叶,应该要数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因为这两种绿茶由较大茎叶制作而成。
黄茶
黄茶是绿茶的“近亲”,在制作上只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所以其耐泡性也不太好,一般也是4~5泡左右。湖南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是黄茶中久负盛名的品种,其中君山银针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蒙顶黄芽选用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霍山黄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因此最细嫩的君山银针耐泡程度不如蒙顶黄芽,而蒙顶黄芽的耐泡程度又比不过芽叶更大的霍山黄芽。
红茶
红茶的耐泡性比绿茶略好,但也算不上耐泡,一般5~6泡后味道也偏淡了。尽管有些红茶采用较大的茎叶制作,但在其制茶过程中,往往采用较强的揉捻和发酵工艺,使得它的叶片较碎,内部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叶汁容易流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耐泡性。按加工方法与出品茶形的不同,红茶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正山、外山小种)、工夫红茶(祁门、滇红、宁红、川红工夫)、红碎茶。
其中,红碎茶的耐泡程度最差,只能喝上1~2泡;完全选用鲜嫩芽头的金骏眉,一般也只有6~7泡;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滇红,外形身骨重实,连续10余泡仍沉稳香气;而摘取一芽三叶、干茶条索肥实的正山小种,也可冲泡8~10次。当然,这是先将茶叶品质抛开来谈的。如果是顶级品质的金骏眉,连泡12次口感仍觉饱满甘甜。
青茶
乌龙茶(青茶)中的岩茶比较耐泡,起码可泡7~10次水以上;铁观音也很耐泡,至少冲个8~10泡基本没有问题,有些铁观音甚至可以冲十几泡,“七泡有余香、十泡亦清香”说的就是(好品质)安溪铁观音茶。在青茶中,要说最耐泡的茶叶是哪一个?恐怕凤凰单枞茶当之无愧。凤凰单枞茶非常耐泡,同样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有些品种(如鸭屎香)10几泡后依然味道十足,冲上20几泡也是正常的。
白茶
白茶的主要特点是成茶外表披覆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滋昧鲜醇可口。根据鲜叶采摘标准的不同,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这三大品种不存在哪种茶更耐泡的说法,它们之间一应共通的道理是:品质好的茶才能耐泡。品质足够的白茶,肯定是十分耐泡的,基本上都在10泡左右。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白茶还有新老之分。品饮老白茶,建议先泡后煮,泡了10来冲之后,尚且还能再煮个两三壶。
黑茶
耐泡性最好的茶叶一是青茶类的凤凰单纵,二是黑茶。黑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普洱熟茶,一般可以喝8泡以上15泡以下,品质好一些的能泡到15次以上甚至20多次。普洱茶之所以耐泡,是因为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它给人感觉经久耐泡的缘故。
一般来说,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然而,大多数人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二、决定茶叶耐泡性的因素
茶树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树龄及生态环境
茶树的树龄和生态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严谨地说,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这也是有的茶友追捧古树茶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老到一定程度,茶树出现了衰老的病症,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平时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说的都是茶树的生长环境的重要性。茶树周边的生态环境优美、海拔够高、土质肥厚,出产的茶叶一定是内质丰厚、口感饱满的,会更耐泡一些。
叶片老嫩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如:绿茶的原料一般较嫩,嫩芽的酚氨比很高,鲜美清香。而乌龙茶采到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叶片有一定的成熟度,其中的茶梗也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故相对而言,乌龙茶比较耐泡,当然也与两者加工工艺不同有关。
2. 为什么有的普洱不耐泡呢知乎
喝普洱的人喜欢养壶,喜欢养壶的人爱喝普洱。普洱注定与壶有着密不可分牵扯。但是个人认为喝普洱之人,如果是为了追求普洱的真味,不可用紫砂壶泡。至于为什么?听我慢慢道来。
一:用紫砂壶不利于普洱茶的冲泡。
普洱茶的冲泡讲究一个静字。泡普洱茶不能直接对着普洱茶冲,且不能让普洱茶晃动打转。因为如果直接对着茶冲的话,会将普洱茶的苦涩味全冲出来,导致普洱茶不耐泡,甚至被泡坏了,如果用紫砂壶,那么紫砂壶的口都是往里面收的注水的话有点难避免不会直接冲到普洱茶上面去。
二:喝普洱茶大多数是为了追寻普洱茶的各种不同山头的纯正山头韵味。如果用紫砂壶泡的话难免会对普洱茶泡出来的口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那么对于我们所追求的山头韵,普洱茶的真正口味会有一定的影响。
3. 普洱茶不耐泡是什么原因
其实茶耐不耐泡,真的不能说明这款茶的好坏,而是与茶叶本身以及冲泡过程有关。
从茶叶本身看耐泡否:1采摘时间的早晚采摘时间早,茶叶耐泡程度低。明前茶是清明前采摘的茶叶,以芽叶的细嫩度而著名,越嫩越鲜,却越经不起冲泡。采摘时间较晚的茶叶,耐泡程度相对高些。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摘的茶叶,积累的内含物质相对丰富,就像是经过历练的茶叶,耐得住磨练,自然也就更经得起冲泡。
2茶型的完整度加工过后,茶叶的完整性也关乎着茶叶耐泡与否。茶叶越完整,内含物质的析出速度就越慢,相对也就越耐泡;加工越细碎的,内含物质越容易析出,也就不那么耐泡了。也正因为如此,细碎的袋泡茶,只要一泡就够了。
从冲泡过程看耐泡否:1茶水比例合适的茶水比例也会影响茶叶的耐泡程度。投茶少,水量多,茶汤滋味明显淡化,续杯时可能就会感觉淡而无味。调整好投茶量可以适当增加茶叶的耐泡程度。
2续杯讲究很多茶友都是茶汤见底才续杯,正确的做法其实是留至1/3时续杯,可以有效保证茶汤滋味。前后杯滋味相差不多,是不是就感觉耐泡了些。茶叶内含物质的浸出程度以绿茶为例,第1泡内含物质浸出量大概在50%左右,第2泡约为30%,第3泡约为10%,第4泡约为1%,所以绿茶的冲泡次数一般建议在3泡,多泡也就无味了。与绿茶相差显著的就是普洱茶了。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需要经过多次冲泡才能析出,再加上每次冲泡时间短,所以它的耐泡指数在茶叶界算是拔尖的。不要轻易根据茶叶耐泡与否来评价茶的好坏了哦。
4. 普洱新茶不耐泡
那也不一定,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那么茶叶耐不耐泡,到底跟什么有关呢?
1、茶树的品种
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因此,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2、叶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相对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叶片越粗老水浸出物释放就缓慢,因为内含物质比较丰富,要经过多次冲泡,才能尽数析出。
比如绿茶一般较嫩,乌龙茶采到一芽三四叶,叶片有一定的成熟度,相对而言,乌龙茶较绿茶耐泡,当然,这和加工工艺不同也有关。
此外,茶叶完整程度与茶叶的耐泡度成正比,完整程度越高,耐泡度也越高。一些茶条较细碎的(如红碎茶),由于茶叶中的物质较易浸出,所以耐泡度会差一些。
3、毛茶制程中的捻揉
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4、泡茶对耐泡度的影响
泡茶时,影响耐泡度的主要因素有四个:投茶量、注水量、出汤速度、水温。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或者反之则越耐泡;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水温越高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5、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树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气候生态环境才是决定性因素,因为树龄因素要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对比才有意义。
严格来说,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
6、冲泡方法
同样的茶,不同人冲泡,耐泡度也会不一样。这跟茶水比例、出汤时间和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茶叶而言,如果头两泡没泡好,会影响接下去的香气和滋味。如果冲泡温度过高、浸泡时间过长,就会使茶中的物质过早过多浸出,导致接下滋味变淡了。
耐泡并不一定就是好茶,耐泡和好茶之间不能绝对而论。一般来说,当对比因素和条件相差无几时,比较耐泡的相对于较好。
5. 普洱熟茶不耐泡
有人说冬饮红茶、普洱保键、保暖;夏饮绿茶清热降火;其实夏天同样可以喝普洱茶,因普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只要注意适当饮用。有人说普洱茶很耐泡,你知道吗?自从普洱成为茶市黑马后,很多人就开始品饮普洱了;同时茶友也认识的普洱的养生价值与收藏价值,下面一起来看看本文内容介绍。 呢?所谓普洱茶耐泡,指的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普洱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普洱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 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我们感觉到的它经久耐泡的缘故。一般来说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茎梗中的维管束是养分和香气的主要输导组织,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品质。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茶梗的长度根据茶类品种和花色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对于就介绍到这,耐不耐泡是由茶梗来决定的,所以制茶要有适当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同时提醒喝茶的朋友要注意喝茶的量、浓度、时间等,而茶浓度是可以根据个人喜爱或喝茶人数来决定的。购买普洱茶时要注重茶品质,要选择普洱茶品牌的专卖店进行相关业务。 阅读“”的朋友,还浏览以下相关内容:普洱茶的冲泡步骤冲泡普洱茶注意事项勐海班章普洱茶批发价更多特别声明:
1、本网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的其他文章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文章原始作者所有。
2、对于被本站转载文章的个人和网站,我们深表谢意。如果本站转载的文章有内容、版权及其它问题,请即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尽快予以更正或删除。
3、本站转载文章及论坛发帖,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立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6. 普洱茶越好越耐泡吗
生普正常可以冲泡5-7次就没味道了;2、熟普,一般可以冲泡8-10次,年代越久耐泡程度越高;3、老茶头,可以冲泡15-30次。普洱茶的冲泡次数也受水温、投茶量、茶叶品质等方面因素影响。
对于普洱生茶,一般用200毫升的盖碗冲泡,投放5-7g茶叶。先洗茶一次,每次泡出来的茶汤倒完出来喝,这样可以冲泡5-7次。如果是比较新的生茶,可以冲泡15-20次。
7. 熟普洱耐泡是好还是不好
普洱茶是大多数会选择的,首先是因为普洱的性价比高,其次就是茶香不错,而且味道很适中,不论是男士还是女士都能够适应。普洱茶耐泡,基本上一桌泡一壶就够了。
色泽青翠,外观看起来,茶水非常的好看高级,在婚礼场上用到这样的茶,可以看出婚礼的级别非常的高,用品都是高端的,非常彰显主人的品味。
8. 普洱生茶不耐泡为什么
有可能是熟茶原料级别高或者原料差,不耐泡。还有就是水温过低,浸泡时间过短。还有就是保存不好,发酵烧心都会淡。
1、首先,普洱茶的耐泡度和茶树树龄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树龄越小的茶树,它的茶叶耐泡度越低,同时口感上有苦重涩强等的特点。而树龄较大的普洱茶,如古树普洱茶,它的茶叶口感滋味则相对均衡、稳定,并且耐泡度也会更高。
2、其次,相较于内含物质丰富的春茶来说,夏茶由于天气炎热、光照充足,茶树生长速度迅猛,但也很容易加速茶青老化速度,使茶叶所含的氨基酸、维生素明显减少,茶叶内含物质积累少,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导致茶汤显苦涩,而茶汤浸出物少,因而整体口感滋味偏淡,香甜度也不是很高。
然后,若是茶青鲜叶采摘时,恰逢雨水天,就容易加剧茶叶加工制作难度,使成品茶中出现水味,茶滋味自然寡淡,香气不显。
3、另外,可能跟存放有关。不少人喜欢把茶叶放置在客厅或书架旁边或者生熟茶混装,或者在存放过程中过度通风,这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和耐泡度。
4、泡茶时水的温度也会影响茶叶的耐泡度,泡茶时水温不宜过高,温度越高,茶多酚等物质氧化的速度越快,也就越不耐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