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红印普洱茶的历史由来
红印班章是指普洱茶中产自班章的60年的陈年老茶。红印泛指普洱茶包装中红色的印记,茶饼外包装印有“茶”字是红色,而成为市场上俗称的红印。红印普洱茶被认为有60年的陈期,所用原料据说都是采用茶龄在100年以上的茶树的鲜叶所制。班章是当代普洱茶最为知名的产区之一,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的深山中。业界有老班章、新班章和大班章的说法。
2. 红印普洱茶的历史由来故事
步骤 1
用古色古香的圆盒装茶,内心平添一份寂静。 存储方式:必须在干仓陈化。 干仓不会发霉,转化较为缓慢,但能保持普洱茶的真性。 干仓指茶叶在湿度、温度适中、通风透气的环境中后发酵存放;湿仓是指茶商,把茶叶放在通风不畅、湿度较高的环境加速陈化,在市场上当老茶高价售出谋取利润。
步骤 2
布袋装茶,避免杂味感染。 储存湿度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于干燥。 湿度过高,容易让茶叶变质、长霉;过于干燥,茶叶转化又会太慢。
步骤 3
普洱茶多被制成茶砖、茶饼,定量掰成小块,可随时取用。
步骤 4
传统包装的质料和方式,有助于普洱茶于后发酵时,过滤杂味以确保清纯的功效。 当陈化感已到了最高点时,必须加以密封贮存,以免继续快速后发酵,造成茶性逐渐消失,品味衰退败坏。
步骤 5
冲泡方法: 1.投茶 就云南人的饮茶习惯而言,采用留根闷泡法时,冲泡品质正常的茶叶,投茶量与水的质量比一般1:40或1:45。 如果采用“功夫”泡法,投茶量可适当增加,通过控制冲泡节奏的快慢来调节茶汤的浓度。 就茶性而言,投茶量的多少也有变化。例如熟茶、陈茶可适当增加,生茶、新茶适当减少等等。
步骤 6
2.洗茶 即第一次冲下的沸水立即倒出,洗茶可进行1-2次,速度要快,以免影响茶汤的滋味。 对于普洱茶,“洗茶”这一过程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普洱茶都是隔年甚至数年后饮用的。
步骤 7
3.冲泡 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正式冲泡时,1分钟左右即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叶底继续冲泡,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时间可慢慢延长,从1分钟逐渐增加至数分钟,这样泡出的茶汤才比较均匀。 普洱茶也可冷饮。
3. 关于普洱茶的历史
麻黑属易武茶区。易武茶区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包括易武、麻黑、易田、曼洛四个乡。原属古慢撒茶区,为古六大茶区之一。
4. 什么是红印普洱茶
一般从八大感官因子来区分:
1.原料:黄印,300年古树茶,阳春嫩尖,一芽一叶;红印,清明以后5月之前古树茶;绿印,生态茶;
2.条索:黄印, 茶叶肥嫩,白毫显著;红印,茶条松紧适中,身骨比较重实,比黄印叶片较成熟;绿印,紧结显毫,较黄印叶片单薄,不油润;
3.净度:黄印,无夹杂物;红印,稍有嫩茎;绿印,有嫩茎;
4.色泽:黄印,深绿有光泽;红印,墨绿油润;绿印,墨绿尚润;
5.汤色:黄印,金黄透亮;红印,金黄透亮;绿印,黄亮;
6.香气:黄印,浓郁,持久性强,蜜香重;红印,清香醇正,香气和持久性较弱;绿印,醇正,杯底留香较弱;
7.滋味:黄印,鲜爽回甘,醇滑适中;红印,醇和回甘,较黄印浓重;绿印,醇和清香,没有黄印丰富,回甘较黄印弱,清新甘甜;
8.叶底:黄印,芽叶肥壮,叶片均整、厚实,绿黄油润有光泽;红印,肥壮、厚实,有嫩茎;绿印,牙叶嫩软,均整齐一致。叶片较黄印纤细。
5. 普洱茶的来历和历史
是八马茶记号的由来,等于说还是八马茶
6. 普洱茶的历史发展过程发源地
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在普洱的起源地——云南,有“爷爷的茶,孙子卖”的俗语。普洱茶是用优良品种云南大叶种的鲜叶制成,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普洱熟茶色泽乌润或褐红,滋味醇厚回甘,具有独特的陈香味儿,有“减肥茶”“美容茶”之声誉。——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普洱茶饼(7张)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拉丁名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Mast.)Kitamura。普洱茶具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解酒等功效;.普洱茶是所有茶叶中含茶多酚最多的一种茶叶,茶多酚经研究具有养颜、增加皮肤抗氧化水平,可直接吸收紫外线,是皮肤的有效保护剂。茶多酚因含大量亲水性基团,因此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保持皮肤的水份含量。茶多酚还可以使皮肤增白,消除皮肤色斑。
7. 普洱茶的历史渊源
普洱茶香气的主要形成途径有制作工艺以及后期陈放,鲜叶从树上采摘后,随着水分的散失,芳香类的物质和空气会发生生物化学反应,就会有香气,其次,茶叶在杀青时芳香物质发生反应,产生香味,最后,在陈放过程中,其茶内物质会相互融合转化,也会产生独特的陈香。普洱茶香气的来源有一些和原料有关,有一些是工艺造成的,还有一些就是存储过程中转化形成的味道。
8. 中茶大红印的历史
值得收藏,中茶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其产品是可追溯的,品质是有保障的,尤其是中茶大红印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好茶,值得大家收藏。
“红印圆茶”的包装识别度很高,“茶”字外围是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棉纸上的所有文字均印刷为红色,寓意“喜庆吉祥”。
9. 普洱中茶红印是哪一年的
印级茶,基本特征是外包装纸正面印有“八中茶”这是中国茶叶公司标志。1939年,中国茶叶公司 筹建佛海茶厂,现今勐海茶厂,并于1940年试制出第一批中茶牌圆茶,分为红印和绿印两种,由此开启了印级茶的辉煌历史。
印级茶的标志,因原料,产地来源以及产品品质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而有所区别,这三款是具有代表性的印级普洱茶。
一、红印
红印圆茶,始制于1940年的佛海茶厂,其饼茶内飞为红色“八中”印记绿色“茶”字,完全埋于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外包装正面的中茶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冠以“八中茶”标志且“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红印普洱圆茶,专指佛海茶厂创办之日至勐海茶厂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时间段生产的茶品。其茶青肥硕,条索饱满,色泽栗红油光,茶汤透红厚酽,有兰香或樟香,叶底柔软新鲜。
二、 绿印
绿印圆茶是勐海茶厂20世纪40-50年代生产的。其“八中茶”标志中央的“茶”字为绿色,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称“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品质一流。后期绿印为50-60年代该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部分以新树茶青采制,分为无纸绿印,大字绿印,小字绿印三类。
三、 黄印
黄印圆茶是勐海茶厂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其“八中茶”标志中央的“茶”字为黄色。该茶原料茶青毫头多,陈化后转变为金黄色, 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有此变化。20世纪60年代,勐海茶厂以黄印圆茶的拼配工艺制茶,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七子饼中,以该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60代末70年代初,以生茶制成,饼身饰有一红色布条;黄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
10. 清代红印普洱茶
中茶牌红印圆茶的特点如下:
红印圆茶是中国茶叶公司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生产的一批高品级普洱茶。红印圆茶又被称为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主时,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红印圆茶内飞和外包装均为红色印记,其外包装纸的正面印有中国茶叶公司“八中茶”的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故而得名。在中国茶叶公司生产的普洱茶品中,兼有“八中茶”和红色”茶”字者只有红印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由此可见其珍贵程度。此外,红印圆茶还见证了佛海茶厂向勐海茶厂的转变,因而在普洱茶史上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
11. 大红印是什么年代的普洱茶
市面上有的商人看见红印茶品有利可图,假货赝品接连推上市,真假难辨。真的红印普洱圆茶除了上述滋味外,其版面的八中茶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
另外红印普洱圆茶可分为“早期红印”和“后期红印”,就是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产品。早期、后期茶饼的确确年代已无法明确肯定,只能从品饮、茶饼和外包纸字体来识别出。
中茶公司茶饼外包纸,在那个时代是用木刻版画印刷,八中茶标记木模,由早期使用到了后期开始时,版画字体已经起毛边;后面经过修改,修版后字体笔画变细,而且留下了刀痕;另外也从八中茶标志中间的茶字明显看出,早期的字体笔画粗大,后期的比较细小且有刀痕。外包装上,早期红印筒包的竹箬比较粗老、厚硬、顾色深;而后期红印的比较细嫩、薄且颜色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