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绿茶中的氨基酸含量
(1)酶的热稳定性很差,当叶温升至80℃以上时,多酚类氧化酶失去活性,被钝化了。
(2)茶多酚的形成
绿茶加工的特点是:在杀青过程中,利用高温使酶热变性,从而使茶多酚得以最大限度保留。
在叶温升至80℃以前以及干燥过程中,受湿热作用,茶多酚会因异构、水解,并在残留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聚合。所以,绿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总量是下降的。
<1> 儿茶素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异构化作用。EGC变成GC,EGCG变成 ECG,EC变成C,ECG变成CG。
<2> 儿茶素在湿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酯型儿茶素水解成游离型儿茶素。酯型儿茶素苦涩味重,收敛性强;游离型儿茶素爽口,先苦后甘,收敛性弱。酯型儿茶素适量减少,有利于绿茶滋味的醇和爽口。
<3> 儿茶素在高温、湿热、有氧的条件下,还可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如若结合残留多酚氧化酶,氧化聚合更快,生成橙黄色的聚合物。当氨基酸、蛋白质存在时,这些氧化聚合物可随机聚合形成有色物质,是形成绿茶叶底黄绿的成分,使叶底呈现黄绿色,从而改善品质。
(3)氨基酸的形成
贮青中的鲜叶,仍然是有生命的,它仍然在呼吸。其呼吸作用使得部分蛋白质水解,游离氨基酸增加,提高了茶叶滋味的鲜爽度。
杀青期间,受湿热的影响,氨基酸参与多种化学反应,含量下降明显。揉捻过程变化不大,但在干燥过程又有所上升。所以,从鲜叶到成品绿茶,氨基酸总量有所增加。
(4)咖啡碱的变化
从鲜叶到成品的绿茶,咖啡碱的含量总体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干燥时,咖啡碱受热,有少部分会升华,所以略有损失。
(5)糖类的变化
贮青中的鲜叶,部分多糖会水解,水解成可溶性糖类,有利于茶汤滋味。淀粉、果胶物质水解成单糖、双糖和水溶性果胶。杀青时间和干燥时间的不同,可溶性糖的变化不一样。在正常范围内,时间越长,含量越高。杀青和干燥阶段,可溶性糖的总量有所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在绿茶的初制过程中,可溶性果胶含量有所增加,制法不同,其含量也不同,鲜叶制成烘青,可溶性果胶含量增加24.4%左右,炒青增加约31.2%。所以,烘青绿茶的茶汤通常没有炒青绿茶的茶汤浓稠,原因就在此。
绿茶制造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决定茶叶品质的形成。鲜叶经过贮青,也就是鲜叶采摘下来,杀青前,放在竹席上,适度摊放,会有部分蛋白质水解,从而增加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淀粉、果胶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 ( 单糖和双糖 ) 和水溶性果胶,茶多酚中的酯型儿茶素适量水解转变成非酯型儿茶素,使苦涩味降低。叶绿素部分水解,使绿茶叶底呈现出嫩绿色。杀青初期,随着温度的上升,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仍在逐渐增强,在湿热环境下,氨基酸含量会短暂增加。当叶温达80℃以上时,酶失去活性。杀青阶段,低沸点的青草气物质挥发,新的的芳香类物质形成。
在干燥阶段,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挥发性物质继续挥发,高沸点的芳香物质多数得以保留。制作炒青绿茶时,还会产生20多种含氮的杂环类芳香物质,形成炒青特有的锅炒香型。干燥后期,某些氨基酸和糖缩合形成糖胺缩合物,发生糖类的焦糖化作用,有利于焦糖香的形成。
2. 绿茶当中氨基酸含量最高的茶
在六大茶类中,白茶是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一种茶类。白茶萎凋过程中,随着酶活性的提高,叶中蛋白质水解,生成具有鲜味和甜味的氨基酸,氨基酸的含量趋于增加。
萎凋中后期,当叶内多酚类化合物氧化还原失去平衡时,邻醌生成增加,氨基酸被邻醌所氧化、脱氧等生成挥发类的物质,为白茶提供香气来源和先质。
萎凋开始12小时内,鲜叶中的氨基酸有所增加,随着多酚类氧化物的进行,氨基酸成分又有所下降。至萎凋48小时后,氨基酸才又有所增加,至60小时氨基酸才有明显的增加。萎凋72小时后其含量可达11.34mg/g,这也是白茶萎凋时间过短品质不佳的原因之一。
3. 绿茶的氨基酸含量是多少
这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茶的氨基酸和茶多酚含量是不一样的! 茶多酚含量 不同种的茶或同一种茶的不同叶龄,其茶多酚含量有极明显的差异。
其中毛瓣茶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尤其是幼叶,含量高达11.7%,比目前用于制茶的茶高出2.5%,而与市售的昭平仙回茶(18.3%)和灵山中秀福云绿茶(16.6%) 的茶多酚含量较为接近。因而,就茶多酚含量而言,毛瓣金花茶较适于制茶,而东兴茶无论是成熟叶还是幼叶,其茶多酚含量均属最低。氨基酸含量 各种茶成熟叶的氨基酸含量均在2.0%以下,而幼叶氨基酸含量却较高,除东兴茶外,其余种的氨基酸含量均在4.6%以上,其中毛瓣茶幼叶氨基酸含量高达6.3%,明显高于昭平仙回茶(5.4%)和灵山中秀福云绿茶(4.1%),也高于已用于生产茶制品的茶(5.79%)。
4. 绿茶的氨基酸是什么东西
茶叶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和有机物(依据含碳的多少来确定)。在茶叶的主要成分中,超过95%的部分是有机物,剩下的无机物部分不到5%。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比如我们平时所说的磷、钾、硫、镁、锰、氟等微量元素。
新鲜的茶叶中,80%的含量都是水分,晒干后水分含量比较低。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叶蛋白,但是仅仅少部分叶蛋白能够溶于茶汤中(总量不超过5%),还有二十多种氨基酸(总量不超过5%)。另外,茶叶中也含有少量的脂肪。
茶叶含有许多种酚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保健功效最大的就是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的精华活性成分,而茶氨酸仅存于茶叶中。
茶叶中还含有部分生物碱,如咖啡因、茶碱、可可碱、黄嘌呤、腺嘌呤等,这些生物碱在冲泡时可以溶解在水中。茶叶的苦味就是来源于咖啡因(其咖啡因的含量比咖啡豆更高)。茶叶中还含有香气成分,不同的茶品香气是不一样的。
5. 绿茶中的氨基酸含量是多少
茶多酚——涩感和生津回甘的主导物,决定茶汤的颜色
茶多酚的口感是涩强烈苦细微,所以茶多酚含量的多少,决定了茶水的苦涩感。茶的浓度及刺激性也随着茶多酚的增加而增加。
茶多酚类物质本身是浅色或近于白色的,但随着氧化程度的不同,会逐次形成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颜色物质,茶叶或茶汤的颜色也随之变深。
二、咖啡碱——苦味和鲜爽的主要成分
咖啡碱其味苦,茶汤中大多数的苦味是来源于咖啡碱。咖啡碱还能与茶多酚氧化物氢键络合形成具有鲜爽味的复合物,从感官上来说,这正是茶汤爽口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氨基酸
目前,茶叶中一共发现了26种氨基酸,其中20种蛋白质氨基酸,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不少氨基酸有一定的香气和滋味但是最突出的口感是鲜爽,当然也有部分氨基酸带着酸、腥的味道。
6. 绿茶富含氨基酸
绿茶属于微发酵茶,是中国的传统茶叶,品种相当多,大多不苦,而是有一股清香。
如果冲泡时投放的绿茶量多,水温又在100度左右的话,再好的绿茶也会苦,因为这时茶叶中的氨基酸都被高温的水给泡出来,所以会很苦的。